《居住证管理办法》结束了29天的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从内容上看,其许诺的9项基本公共服务、6项便利无疑是进步。但居住证能否改变中国2.45亿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尚有地方、部门利益要协调。 坚硬的户籍制度之外,摸索以普遍的居住证制度来打破固化的利益壁垒,用以承载巨量流动人口的权利和福利,这显然是值得肯定的破冰之举。若能渐次推开,就像《居住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所说的那样,推广到全国所有的省区市,必将是流动人口的福音。 不过现实地看,鉴于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政策刚性的不均衡,似乎也不能过于乐观。说到底,户籍改革的关键还在于公共服务能不能普惠,户口本也好,居住证也罢,祛除了附着其上的权利与福利,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而已。若不能真正落实公共服务,则热热闹闹的居住证制度,恐有“画饼充饥”之嫌。 从目前列入承诺的9项基础公共服务看,其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泛,医疗、社保、教育、就业、文体等均有涉及。但是,具体服务的内涵,则相对较为含糊。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为例,具体的情况就千差万别,比如,这一“免费”指的是基本的“有学上”,还是可以平等接受驻在城市相对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还有,教育与考试其实是一体的,若不能在驻在城市参加中考、高考,那么这一条款的诚意显然大打折扣。 再以“平等享有劳动就业权利”为例,也不乐观。每到年根儿,让进城务工人员和当地政府最头疼的,即是欠薪难讨痼疾。这算不算就业应该享有的平等权利?至于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需要驻在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配比投入的大项,现实情形更不乐观。大多漂在大城市的青年,尽管年岁渐长,却很难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指望这样多年累积起来的不公平,通过一纸居住证就完全化解,并不现实。这不仅需要城市政府真正转变观念,承认外来流动人口的价值,还需要驻在地民众的理解。 与政府的决策犹豫相比,打消原住民的疑虑似乎更不容易。无论这种疑虑是否理性,但毕竟关乎一个群体的利益,原住民也有表达的权利。问题是,若是城市政府依然悬而不决,一旦听任这种情绪化的争吵演变为原住民与流动人口的利益对垒,良好的制度初衷很可能会在无休止的牵扯中消耗掉。 因此,落实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已成当务之急,地方政府必须明确居住证改革乃是政府覆盖公共服务的职责,不应该有任何游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流动人口不仅部分改善了自身处境,而且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城市的整体性繁荣,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到了通过反哺这一人群以催生新的驱动力的时候了。 |
相关阅读:
- [ 12-09]保障居住证持有人权利的关键是什么?
- [ 12-05]居住证制度要突出和强化政府责任
- [ 12-05]居住证“确权”让户籍改革有方向
- [ 12-05]在宪法日看“居住证”改革
- [ 08-28]莫让作风病堵住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
- [ 04-22]管理变服务,才能终结户籍“印章崇拜”
- [ 03-25]居住证改革关键在剥离不公待遇
- [ 01-17]不办居住证是放弃权利,为何要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