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要对“眼球式求助”保持痛感

2015-01-26 08:23:24 龙敏飞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谁能救我弟弟,我愿意嫁给他,并且可以马上跟他坐火车回家结婚!”1月24日上午,微博网友@黄习超发布了一组“姐姐征婚救弟弟”的照片引起众多网友关注。照片显示,昆明火车站广场上,24岁的黄习菊身穿洁白的婚纱,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弟弟黄习超不断询问着赶火车回家过年的旅客,希望找到她弟弟的救命恩人。(1月25日《春城晚报》)

“征婚救弟”,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类似事件已经发生多起。对于这起事件,有人读出了悲情,也有人读出了炒作,更有人开始对征婚女的长相评头论足……不可否认,围观者当中,更多的人只是在看热闹。毕竟,类似的事情一多,公众便会审丑疲劳。大众传播“喜新厌旧”,但对于弱者而言,有没有“吸睛效应”是能不能获得救助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样的境况下,“征婚救弟”式求助,公众可能因为“见怪不怪”不出声;但社会救助制度却不能装作看不见,因为如果没有制度回应,它将“始于喧嚣终于寂静”。一旦救助制度也对类似事件失去了痛感,就等于把这群弱势群体推向了悬崖。

这些无奈的背后,是同样的制度困境。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有了较大进步,但离公众的需求仍有差距。在保障覆盖面上,并非所有人都纳入了医保的范畴,并及时享有保障;而在保障力度上,尤其是大病医保这一块,报销比例还是偏低,一些特殊药物也不在医保范围内。在一些大病面前,对于家庭收入微薄、求助渠道有限的家庭而言,仍然会面临无钱可医的尴尬。

自然,医保制度从来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保障的缺口与盲区。医保制度应继续升级,从被动申请向主动救助迈进,之外的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应及时跟上。我们依然要对“眼球式求助”保持痛感。因为只要这个社会上还有人为了生存去“表演”,就说明我们的救助体系仍需完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