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对于英雄人物的“戏说”,正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另外一种谈资。对雷锋俭朴生活的质疑,对于黄继光堵枪眼的可能性的追问,这种看似还原“历史真实”的论调,有其形成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过我们要警惕这一文化现象在无节制蔓延扩张后,可能带来的危险性。 对英雄人物的“解构”,较为公正的审视态度需要一个双重的视角:首先,解构崇高的冲动或可被视为新时期解放思想的一种当代版本。在较为漫长的思想禁锢当中,我们对于英雄人物的宣传,的确经历了一个过于抽象化的时期。我们所讲述的英雄总是接近于“神”,而非“人”。神,虽然高高在上,无所不知,却总是缺乏真实性,更无亲和力。电影《金光大道》中的那个叫作“高大泉”的主人公正是那个时代,对英雄人物所进行的“高、大、全”诠释的具体象征。新时期以来思想的解放,当然应该包含着对这样一种“抽象崇高”的解构。让英雄从神坛上走下来,将其还原为活生生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成为思想界、文化界的一种进步。我们的英雄应该是有成长、有感情、有人情味的人,他们的“可爱”会让他们更加可信。 但如同泼水不能将孩子一同泼出去一样,避免抽象性的崇高,却不意味着将崇高本身也解构了。网络时代的眼球经济、话语经济,催生了一种无原则的标新立异,培养了各种“标题党”、网络推手。他们如果不能时时“刷新”,就开始“刷旧”,常常借“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贩卖一堆毫无真凭实据的谎言,甚至形成了一种以“唱反调”为诉求的言论方式。这种思路尤须我们警惕与反思。 不求被历史证实、只求与历史相左的言论方式,背后是价值的失范。在此,富有历史意义的人物都变成了一种消费品,它们以富有“创意”的方式被生产出来,同时又以“猎奇”的方式被消费掉,最终带来直接的获利。消费历史,成了今天解构崇高内在的动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破除“英雄史观”已被一些人视为了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切入点。在这种大众思想的狂欢中,“解构”的危害不仅在于左右了我们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认识,更在于无形中将非历史的审视态度带入到了青年一代的认知当中;不仅让民众逐渐习惯了对崇高的消解,更可能会蚕食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所共有的精神家园。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属于自己的英雄,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民族品质的传承者。我们可以以更感性的方式讲述他们,却不能玷污他们曾经的奉献和牺牲。因为,他们即是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也是在讲述我们自己的精神史。 |
相关阅读:
- [ 01-06]要悼念英雄,更要吸取教训
- [ 01-04]哈市大火,火线英雄不曾离去
- [ 12-04]《三体》电影版要解决英雄塑造和人类情怀
- [ 11-26]驾车撞城管:把暴徒当英雄的社会不正常
- [ 11-10]莫以总结论英雄
- [ 11-10]“拆弹英雄”去世为何引全民哀悼
- [ 11-05]是什么毁了“抗震小英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