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催婚是老人和子女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话头】 “你也老大不小了”“有女朋友吗”“啥时候结婚”……过年,对一些单身人士来说,比春运还烦人的是家人的催婚,有人为此甚至不愿回家。 为什么会有人发出“每逢佳节被逼婚”的感叹?一句话,两辈人之间话语体系拧巴了,螺丝拧不进螺母。 从老人角度看,一年好容易见孩子一次面,说什么?孩子的生活环境不清楚,工作内容不知道,社交情况不熟悉,没法儿就此展开话题。“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瞧,鲁迅回家,跟长辈也没啥话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那么,家之大事,则在业与婚。如果孩子还单身,父母能聊的主题恐怕只有婚姻大事了。 从子女角度看,找不到另一半的原因很多。但是,职场压力、居住不易、挣得太少等问题让年轻人的生活非常“充实”,上班忙工作、加班忙工作、回家忙工作,没工作的话可以消遣时光的地方、花样很多。所以,只要不刻意去想婚姻问题,完全可以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汉”。 反观我们的父母,世界在远离他们,社会在远离他们,孩子在远离他们,疾病、孤独、寂寞却在走近他们。 我奶奶长期卧病在床,有一年过年我回老家,她说手上扎了个刺。我就仔细端详,没找到。但她坚称手上有刺。我拿着手电端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可还是找不到这个刺。后来我爷爷说,她是想找话头跟人说说话。 从某种意义上说,催婚好比我奶奶手上的刺,是老人和子女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一个话头。子女也许听腻了,听烦了,听厌了,但要看到,父母能和我们说的话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少了。哪怕是不入耳的话,将来想听都听不到了,更何况这种关心我们终身大事的话,有什么听不了的?为什么不把这种交流当作和父母沟通的一座桥梁?找不到对象,和爸妈多说说自己的实际生活、思想状况、工作环境,解释的过程就是和他们谈心的过程。别怕爸妈不愿意听,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他们会把我们的话——不管多么无聊透顶——真心当回事,恐怕只有他们会把我们的事——不管多么鸡毛蒜皮——真心当回事。 所以,家人催婚,可以是一件很烦心的事,也可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