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靠占用补贴资金“肥得流油”?
2015-03-06 08:54: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本来是针对重点领域进行扶持的补贴资金,反而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被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该被补贴的领不到钱,不该领钱的反而肥得流油,造成“乱了市场、肥了中介、伤了财政、倒了干部、废了企业”的结局……(3月5日新华网) 近年来,家电补贴、生猪补贴、柴油补贴等多项国家补贴涉及生产生活的多方面。各项补贴,特别是扶贫涉农资金堪称农民的“救命钱”,却成为一些基层官员渔利的目标。河南襄城县爱卫办主任丁某在农村改厕项目中虚报改厕数目,贪占国家补贴8万多元;湖南省涟源市商务局原局长易建红等人,四次非法套取中央预拨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专项补贴资金”共计248万余元;辽宁本溪市人社局干部李平等人,利用职务便利虚假办学,骗得国家普惠制培训补贴433万多元…… 出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扶贫涉农资金的支付、管理上存在不少漏洞。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基层农业管理部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手中的权力也不断增大,而相对应的监督却没有跟上,部门内部不敢监督,上级监督又流于形式。一些监督机构成了“不下轿”的“钦差大臣”,有的资金审批发放部门成了闪转腾挪的中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为了套取补贴,有人花钱租羊成养殖大户,有的猪倌办酒厂变身企业家,有的购买专利变成“科技能人”。在这些腐败乱象“化妆舞会”上,我们看到了贪婪、无耻,也看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奈,更看到了依法治国的任重道远。 政策性腐败是指在制定、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过程中,借政策之名假公济私,将政策异化成谋利平台的腐败行为或腐败现象。当前在反腐高压态势下,违规性、违法性腐败的空间在缩减,而政策性腐败势头在上升,已经渗透到多个领域,尤其是涉农领域。由于这些腐败有政策作为依附,又依靠权力,更具伪装性,成了“能摆上台面的腐败”,再加上这种腐败容易形成团伙,把内部政策执行者用利益绑架起来,再通过外部人员进行实施,最后进行利益分配。正是这些原因,近年来,从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发现涉农资金犯罪线索的案件微乎其微,不少案件都是多年作案,偶然因素导致案发。一旦被发现,就是“小官巨贪”大案。 补贴本无罪,可以让成长型企业获得发展的最初动力,亦可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可当补贴成了一种生意,当补贴让企业变得抛弃实业,不会走路,有关部门可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早已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本来就乱象频出的补贴政策,更应及时清理了。在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边界不清晰的前提下,只知道给企业输血、喂奶,不但导致企业永远长不大,更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尽空子。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