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未必是医生减负的灵丹妙药
2015-03-06 14:58: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陈鑫建议实行分级诊疗,小病应先到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看,大病才能转诊到三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病人。(3月5日《现代快报》) 做手术一站好几个小时,动不动就熬夜加班,这对于一些医生尤其是三甲大医院的医生来说,确实是家常便饭,医生超负荷工作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正因为医生负担过重,超负荷工作,近年来,医生“过劳死”、“医生不自医”现象呈现上升态势。比如2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28岁医生猝死,4日,邵逸夫医院麻醉科26岁女医生猝死…… 医生超负荷工作,直接原因的确如医卫界代表委员所言,主要是患者集中到大医院看病,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逼得大医院医生平均给一个病人的看病时间只有三五分钟,一天下来要看上好几十乃至上百号病人。实行分级诊疗,将大医院的患者分流到基层小医院,减轻大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从这点上说,分级诊疗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医生减负,但这未必是医生减负的灵丹妙药,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医生超负荷工作的难题。 医生负担重,归根结底是医疗资源总供给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大医院,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优质的医疗资源。当医疗资源总供给不足,满足不了公众就医需求的情况下,不管有没有实行分级诊疗,都改变不了医生超负荷工作和医院人满为患的格局。当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大医院,患者只信任大医院,不相信小医院的现实下,纵然实行分级诊疗,也只不过是走形式,逼迫患者在基层小医院拐个弯再去大医院,让患者就医增添一道麻烦,仅此而已。 笔者以为,要破解“医生不自医”,切实减轻医生压力和负担,扭转医生超负荷工作现状,关键是要全面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医疗事业,政府财政进一步加大医疗事业投入,做大医疗资源供给的总盘子和大蛋糕。只有这样才能壮大医务工作者队伍,让医院拥有更多的医生、护士,从而可以有效的落实轮班、换班机制,既缓解“看病难”,又保障医生的休息时间。其次,均衡医疗资源分配,优质医疗资源逐渐向基层小医院倾斜,以增强基层小医院的硬软件实力,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吸引患者去小医院看病,分流大医院的病患,从而真正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再者,在医疗机构中严格落实劳动制度,保障医务工作者的休息权和休息时间。 |
相关阅读:
- [ 02-02]分级诊疗关键在基层医院赢信任
- [ 10-28]拿什么来保障基层医院的“首诊权”?
- [ 10-24]分诊医疗关键要让医生“分流下沉”
- [ 10-24]在家门口看病得让人放心
- [ 10-24]分级诊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 08-11]分级诊疗遇阻病在无法问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