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膜别忘了“安全法制贴”
2015-03-16 17:41: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前天23点多,陈先生开着新车行驶在路上,突然发现前挡风玻璃右侧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下车才发现是辆车,而自己险些撞了上去。昨日,陈先生致电媒体反映,惹祸的竟是车窗贴膜(3月16日 海西晨报)。 有报道称,车膜市场乱象丛生,10元“水货”贴膜最高叫价3000块。数十倍于“100%的利润”无疑让经营者视法律如草介。倘若仅在价格上玩弄把戏倒也罢了,原本为阻挡紫外线、防止车窗意外爆裂的“安全贴”,竟然暗藏诸多违法猫腻,不仅坑人钱财,更损人健康,犹如给行车安全贴上一枚“定时炸弹”。 安全隐患贴上车,这当然不能怪车主缺乏鉴别力。根子在监管体系中。一则,汽车贴膜只有行业标准(2012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而侧挡膜缺乏完备细致且具刚性约束力的国家强制标准,如网友所说贴膜标准似在“裸奔”,于是,给伪劣产品留下了“华容道”;二来,市场监管部门手段乏力,看上去工商、质检、交管、物价等部门都有权监管,但现实效果很不给力,不法商家并非心存忌惮地“打游击”,而是明目张胆地卖假货。 归根结底,道路安全还需靠法治综合给力。最紧要的是,透过市场乱象,激活问题意识,迅速研判决策,将行业技术标准升级并纳入国家强制标准,此乃长久之计。与此同时,各执法部门要在政府协调之下,形成合力、主动担当,好为治本赢取时间。 具体而言,把好“三关”:物价部门应针对价格欺诈等违法,守住商品定价关,将商品价格调整到合力区间,减少暴利驱使的诱惑力;质检部门应针对产品技术指标和安全质量来一次大扫除,清除掉影响行车安全的“劣类”产品,收复产品质检关;交管部门应本着对公共安全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车辆年检,对透光率不达标的车辆坚决撕掉“危险”,镇守车辆年检关。必要时,启动“两法衔接”机制,彻底将损害公益和公共安全的“硕鼠”装进法制的牢笼。 |
相关阅读:
- [ 05-22]苏宁免费贴膜的噱头可以炒
- [ 05-19]靠手机贴膜也能买房?
- [ 04-29]“贴膜致富们”经得起推敲吗
- [ 04-28]“小伙贴膜神话”更多是新闻价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