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要“快乐国学”不要“应试国学”

2015-03-31 07:35:23 连海平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对于断裂百年的文化来说,“补课”不易,要有耐心,多做工作,不要一强调就想要与高考挂钩。】

“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总课题组日前透露,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预计将于今年9月出版,四册分别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秘书长张健表示,目前各地高考改革的几个信号均指向国学,但考什么、怎么考又是一个难题。

《史记》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个人和国家也一样,仓廪虚、衣食匮,就会觉得“事事不如人”,连基本的自信也没了。一百多年来,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凌辱,以至文化精英们回首检视文化传统,发出“吃人”之叹,而盲从西学盛极之际,有学者甚至提出废除汉字。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已走出历史阴影,逐渐找到文化自信,于是国学价值重获审视。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由是可见,传统文化进课堂,实是历史必然。但是,国学传播断裂百年,重拾并非易事。这不但关乎内容取舍等国学观问题,还有教育理念、手段等工具选择等问题。

不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国学内容取舍——这并非一个小问题,文化是有时代背景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21世纪,经济已高度全球化,传统文化要如何接入才能与这个时代无缝对接——就教学手段而言,应试未必是好办法。国学一旦进入高考,对广大学子来说,很可能成为一种苦差。近年来,一些地方语文教材尝试缩减偏深奥的古文篇目,动因就是为学生减负,国学入高考无疑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此其一。国学不同于古文,除了语言,更注重理解与接受,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精神智识,譬如从儒家思想中习得入世、积极的精神,而为了分数死记硬背,重形式轻内容,反而会弱化这一教育功能,此其二。

与其让国学入高考,打造“应试国学”,不如让国学摆脱考分负担,尝试“快乐国学”,这可以减轻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可能更佳。一方面是内容快乐化,尽量做到“悦读”,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触发学生兴趣。对于断裂百年的文化来说,“补课”不易,要有耐心,多做工作,不要一强调就想要与高考挂钩。

本报特约评论员连海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