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守住儿童文化净土 抓住“消逝的童年”

2015-04-23 10:02:26 陈小雁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重庆武隆县重百超市门前,塑胶板凳、糖果桶、玩具车从天而降,路过的刘女士不幸被砸破头皮。经调查,肇事者为一名3岁小男孩。原来,他经常看动画片《熊出没》,当天在家模仿熊大熊二扔东西,结果惹了祸。

暴力年轻化似乎越来越常见。不久前重庆10岁小女孩电梯里虐打男婴的新闻仍令人心惊;日前豆蔻少年手执木棍铁棍互殴的新闻令人发指;小屁孩在地铁上打各类暴力游戏令人担忧……小孩加速成年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些商业活动为夺眼球让小屁孩们穿上笔挺西装、性感礼服,儿童纯真的天性荡然无存……

作为一名85后,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当前儿童文化消费太贫乏。仅以我们这代人为例,童年不仅有众多精彩的连环画、小人书可读,电视上《海尔兄弟》《葫芦娃》《黑猫警长》《叮当猫》……不一而足,而且儿童歌曲,如《豆豆龙》《小螺号》《采蘑菇的小姑娘》等,也深得大人小孩喜爱。放眼当下,受欢迎的动画片就那几部,儿童提前哼起成人流行歌曲也较为常见。由于互联网、高科技等发展,一方面,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网络,儿童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受到暴力、色情、低俗等负面内容影响;另一方面,电视、iPad、手机、PSP等电子产品比起传统书籍更容易俘获儿童心灵,而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有时也无暇顾及,小孩一旦沉湎其中,往往难以自拔,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早在上世纪,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的著作《童年的消逝》曾警告世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分界线,在电视之类的媒体猛烈攻击下会越来越模糊。儿童是个社会概念,如何对儿童进行文明教育但又不破坏其天性美德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留住消逝的童年,不仅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社会的纯真、无邪风气的涵养。一群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儿童,对社会风气是一种洗涤。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儿童文化消费应引起社会关注。当商品经济大潮来临时,如何守住儿童文化消费这片净土,格外重要。我们不能坐视市场经济让儿童文化消费成为盲区。首先,为儿童建起一张保护网格外重要。为孩子过滤掉不良信息,是社会及家长的重要责任。对于网络上、电视上的不良信息,家长应多关注孩子身心成长,多沟通引导;另一方面,不能放任儿童读物、节目、歌曲等受市场经济冲击,相关部门应注重扶持儿童文化事业,丰富儿童文化消费,抓住“消逝的童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