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公共文明建设呼唤“家园意识”

2015-04-28 07:40:12 蒋哲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武汉重启公共自行车,租车点正式启用的首日,有记者走访时发现,有些车辆已经被破坏。

此前,公共自行车项目停摆,原因之一就是车辆损毁严重,如今重启的第一天,就有自行车遭到破坏,令人心痛又无奈。我们必须看到,文明进步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损毁破坏行为绝不是否决或停止公共自行车项目的理由,更不应让我们丧失对这座城市文明前景的信心。

武汉市的公共自行车重启后,公共服务的性质更加明确。公共服务全员享用,造福大众,因此对公共事业的品质维护,不仅仅是某个企业或某个政府部门的责任,其实也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重启后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否顺利运行,仰赖于城市公共文明建设。一人损坏了自行车,之后使用的人就都会受影响。人人都希望城市公共环境提升,期待有个让人享受便利甚至从容、闲适的交通系统,但具体到一辆公共自行车,如果只是觉得这是“公家”的,自己不必爱惜,那么理想就成空谈。

文明推进是渐进过程,但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是局外人。有时候,文明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有了突破,但在具体方方面面的环境中,仍然需要人的配合。比如地铁拥挤的站点,现在是有专人组织排队,文明程度有很大提升,但毕竟是更高的成本付出,如果文明变为自觉的行动,那么制度内化于人与人之间的礼让,文明的效果就更加显著。

很长时间,我们养成了制度决定论的思维,往往忽略了自我的要求。环境向着文明的方向改善,这是符合市民愿望的,这个时候,“家园意识”可能更能唤起,而主动彰显这种“家园意识”,是城市对市民提出的希望。

同时,这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有更高要求。除了要落实对公共服务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更有义务提高公共服务的用户体验。具体到公共自行车项目,就要从完善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设置,建立科学的等级分布,健全公共自行车交通换乘体系等下功夫,唯有成为一个让市民能够切实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务系统,才值得获得民众的推崇与爱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