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荐书需要批评“淬火”
2015-05-08 09:14:06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商务印书馆的“星期标准书”,距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了。与当时名人们纷纷荐举不同,鲁迅可能是最早公开批评过“星期标准书”的同时代最著名者。1936年,鲁迅曾写文很不客气地批评了“星期标准书”的荐书名人与参与其事者们。(5月7日《北京晨报》) 在商业大潮涌动之下,名人荐书现象有增无减。现在随便买本书,几乎看不到书封上没有名人荐书的现象。过去只是通过文章荐书,这多半要求荐书者对书籍有一定了解,反观时下,许多荐书只是信手拈来一堆华丽辞藻。着重突出名人荐书的腰封也大行其道。此外,有的书籍又创造性地推出了套页,究其根本,还是行名人荐书之实。 在名人荐书泛滥的今天,谁要是完全循着名人荐书而购书或读书,必定经常性地大失所望。就名人荐书现象,曾有名人慨叹自己完全不知情,待到名字印上书封后才得知被荐书。一些名人之所以频当“冤大头”,要么与书作者有几分抹不开脸面的交情,要么与出版社有过出版等方面的合作关系。无论什么原因,这类名人荐书不可能真有什么实效。 读一本书如果心有所得,拿出来与大众分享这并没有什么不合适。之所以时下名人荐书过多过滥,遭人唾弃,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名人透支公信力之举缺乏约束力。今天只有名人荐书,鲜见有人对名人的不当荐书存有质疑,尤其是名人质疑名人的现象更是高度稀缺。文化讲究包容,但文学绝非“怀柔”式的一团和气,缺乏批评氛围的文化往往会成为滋生和稀泥现象的肥沃土壤。 可以肯定,当社会上只有名人荐书这一种模式时,名人荐书其实是失效的,反倒越来越像是书籍出版过程中一道稀松平常的工序。换言之,只有形成严肃的批评风气,名人荐书才可能回归于理性,才可能倒逼名人们珍惜羽毛般珍惜自己的声誉,如荐书之前深读并作出自己的严肃判断,同时也绝不容忍被荐书的现象。 |
相关阅读:
- [ 05-06]官员不读书,如何执好政
- [ 05-06]落马贪官:有时间吃喝嫖赌,没时间读书?
- [ 05-05]读书,不必纠缠于阅读数量的多少
- [ 04-28]双料博士后被遣返不能证明读书无用
- [ 04-27]留美女博士被遣返,能证明“读书无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