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有偿删帖,还得从“偿”计议

2015-05-21 08:49:34 敬一山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湖北省蕲春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有偿删帖案,全国22个省市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一名26岁从事删帖业务的犯罪嫌疑人4年净赚780余万元。而这条庞大黑色利益链主要客户则包括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和明星等。

有偿删帖背后,原来隐藏这么大的利益江湖,确实令人震惊。这些犯罪嫌疑人罪有应得,不用多说,但有个问题很多人肯定想问,这些前台的“操盘手”被抓了,后台出钱雇佣他们的那些人,能不能被追究呢?

通常而言,希望搞有偿删帖的人都是动机不纯。因为网帖如有造谣中伤等违法内容,当事人完全可以走正规渠道、法律渠道,要求网站撤稿乃至道歉,正途不走而去花钱找人删帖,背后往往是有见不得人的地方。网贴曝光了短处,所以要用鸵鸟心态来寻求“私了”。换言之,发帖和删帖之间,是一种监督和反监督的关系。

这种关系如果体现在民众和官员之间,就更为恶劣。如果出钱的是明星或者企业,往往是为了掩盖自身短处,和公共利益可能还没有直接关联,而且他们雇佣黑客或者公关公司,也比较容易被曝光追责。但如果是官员的话,他们想要删除的内容,无论是涉及个人或者地方,都关涉公共利益,尤其是他们还可能动用公职人员,不容易被发现,背后还可能存在权权、权钱交易,自然危害更甚。

出钱雇人删帖,在法律上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可能还不明确。但官员如果这么做,至少问责是必须。湖北破获的案件中,“山西某县县委书记”为了删帖支付了3.8万元。这些钱是他个人出的还是公款?他想删除的50多条贴文,具体内容又是什么?这些都可能是线索。湖北警方不妨将线索移交“某县”,这是对有偿删帖源头的打击。

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说法,“特别是十八大后,出现过一股网络举报高潮,那时我们的‘生意’非常红火,经常忙到凌晨。”可见一些官员才是有偿删帖的重要的幕后“推手”。此前还有媒体报道,有地方宣传部门负责人说,他们最多曾一年花费几百万“灭火消灾”。这样的有偿删帖,不仅浪费巨额公款,更严重的是封锁了舆情,抵制了监督。

根治有偿删帖,还是要从“偿”计议,以删帖的犯罪嫌疑人为突破口,查查到底是哪些人出的钱。涉及官员的,及时将相关线索提交各地纪委等部门,让这些有偿删帖的需求者也付出代价,才是更治本的治理。

(媒体评论员 敬一山)

没有买卖,就没有删帖

@张国栋:一个巴掌拍不响。有需求才有市场,庞大的利益链背后必然是旺盛的“黑色”需求,如果没有“买家”,也就没有有偿删帖这样的市场。所以,买卖双方都应承担各自的责任,受到相应的惩处,以彻底清除有偿删帖的利益链和滋生土壤。

当然,这里对“买家”如何处理,还有待明确。要建立有堵有疏的机制,对于恶意诬告诽谤及虚假不实的信息要建立合法正规的删帖程序及投诉渠道,及时处置,让单位、个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