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景区行业启动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创建“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两个月过去了,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全国共有1801家旅游景区成为首批“信得过”景区。
别用“信得过”为高票价背书
毛建国
有一种评选,叫做参加了就能入选。“不信,你看”。“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活动针对景区一票制、价格无欺诈、特殊人群优惠、预约优惠、公布价格构成、三年不涨价等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参与创建景区限定了六条承诺条款。据称,全国30个省区市1801家旅游景区参与了此项活动并签署了承诺书,最终公布的结果,1801家景区成为“价格信得过”景区。
两个“1801”,可谓皆大欢喜。省去中间,从开头跳到结尾,只有一个感觉,只要签署了承诺书,就能获得一块金字招牌。如果再进行一个评选,这一评选中选率100%,恐怕属于“中奖率最高的评选”;这一评选只要承诺就行,恐怕属于“成本最低的评选”。评选“一高一低”,心情“忽高忽低”。
没有信得过的评选哪有信得过的价格,要想评选有公信首先就要开门评选。诚然,一些评选需要一些科学性指标,有一些客观性标准。西方有一句谚语,叫做“民意如流水”,如果完全由民意投票决定,未必就能保证公正性。但必须明确一个原则,所有与公众息息相关的领域,必须保证公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由民意决定,那就由民意决定;如果不能保证,那就尽其可能采纳民意。总之,不能让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关起门来拍脑袋定名单。按照这一评选原则,如果放由公众评选,还会有两个“1801”吗?
把景区和价格放到一起,涌现出来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高”。五一劳动节之前,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统计并计算后发现,2012、2013、2014各年度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分别为109元、110元和112元。而对比国外,“除主题公园外,欧美日韩等国家知名景区门票价格大多低于中国”,像法国卢浮宫的成人门票价格只相当于74元人民币。不仅是高票价,还有“园中园”“票中票”,以及疯狂的景区吃住行。以至于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怀后面,很多人接上一句,“我带着你,你带着钱”。
面对当前的景区现实,更应该确保景区公益性,推动价格回归,摆脱门票依赖,走转型发展道路。而现在的“价格信得过”评选,无视高票价的现实,更像是为高票价背书。正如人们想问的:把历史遗产圈起来,收取超世界标准的门票,只要三年不涨价,那就是“信得过”?走“假听证”的程序,不管民意反应,只要公布价格构成,那就是“信得过”?景区价格畸高,哪怕米饭20元一碗,只要明码标价,那就是“信得过”?如果答“是”,那“信得过”也真太廉价了。
别用“信得过”为高票价背书,高票价土壤开不出信得过的花。当前更应该推动景区转型降价,而不是无视高票价的现实,甚至换一种方式承认高票价,以评选名义为高票价背书。可以讲,只要景区价格还是高高在上,只要景区转型还是没有落地,即便做到了承诺内容,也难言“价格信得过”。遑论评选本身也存在问题,而凡是关起门来的评选都信不过。
“信得过”名单是否让人“信得过”
奕钧
围绕着这份“信得过景区”名单,市井坊间议论纷纷,有人惊呼:故宫、颐和园为什么没有入选?其实,不只是故宫、颐和园,北京市的7个5A级景区全部落选,原因很简单:不符合“信得过”标准。以故宫为例,票价为旺季60元,淡季40元,按照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说法,票价已经12年未涨,因此一度获评“良心景区”。即使如此,故宫因不符合“全面实行一票制”,还是无缘“信得过”。到底是低门票+个别收费展馆更合理,还是捆绑在一起实行高门票更好,从来都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仅此而论,虽然无缘“信得过”,对于那些景区来说,倒也算不得什么罪过。
有网友奋力疾呼:应该公布那些“信不过”景区。这个要求显然是有点高了——“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本是一场活动,既然是“创建”,自然只有“信得过”,而没有“信不过”。令人饶有兴趣的是“创建”过程——据报道,“全国30个省区市1801家旅游景区参与了此项活动并签署了承诺书”,这组数字与首批“信得过”景区一一对应。由此也不难看出,只要景区签署承诺书,就能如愿获评“信得过”景区。这似乎也可以解释故宫等知名景区未参与其中的原因:对于知名度欠佳的景区来说,唾手可得的“信得过”牌匾无疑是绝佳广告,但对于成名已久的景区来说,这种广告未必能入它们法眼。问题的关键是,仅凭景区自己承诺,真的能让人“信得过”吗?
关于这个问题,这份榜单给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答案。此番“信得过”景区,千岛湖榜上有名,但在年初国家旅游局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千岛湖景区却刚刚受到警告。当时的背景是:“针对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行为,今年元旦至春节期间,国家旅游局与公安、工商、物价、交通等相关部门联动,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集中整治所列举的条条罪状,无一例外是让人极为“信不过”的,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刚刚因“信不过”遭受警告,千岛湖景区摇身一变就成了“信得过”景区,这到底是景区承诺太简单,还是认证审核太随便?
在旅游市场乱象频仍的现实背景中,“信得过”景区不仅具有标杆意义,同时也具有消费指引作用,这恐怕也正是很多景区对此欣欣然而向往之的关键。问题是,如果缺少了足够科学客观的评判机制,“信得过”名单本身是否让人“信得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