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经过前后14轮漫长而细致的谈判,中韩两国于昨天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简称“FTA”)。这是全球贸易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亦是彰显中国对外深度开放姿态的最新信号,也是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互融互享的大事件,事件的波及范围将对整个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不可低估之深远影响。(相关报道见A14版) FTA的类别和现实价值 国与国之间的FTA协定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大类: 作狭义理解,FTA的核心本质是签约国之间的贸易实施零关税。具体到中韩FTA,在未来20年内,双方将在90%的贸易门类和85%的贸易产商品领域,逐步实现零关税抑或“象征性低关税”贸易。 作广义解读,中韩FTA堪称中国与外国迄今所签自贸协定中,开放水平最高、开放程度最大、覆盖领域最广的FTA协定。亦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 中韩FTA覆盖17个市场领域,除传统货物贸易之外,跨境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环境合作、服务贸易、现代跨境物流、旅游、医疗、教育、养老、影视、文化创意、现代金融服务、地方合作、开发区合作、双边投资、跨境物联网等,都有了前所未闻的重大突破。如果撇开由美国主导的、一厢情愿地试图把中国排斥在外的、没完没了的TPP谈判不言,中韩两国已完全可以对世界骄傲地说:中韩FTA为中韩双方日后各自与他国签署FTA协定,抑或升级原有的FTA协定,提供了高水平的参考蓝本,甚至视为“新模板”也并不为过。 中国目前已成全球贸易“一哥”,位列全球贸易份额第二至第四的分别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眼下,全球贸易“四兄弟”中,彼此均未能互签FTA协定。韩国作为全球贸易“九哥”与中国签署FTA协定之后,意味着一个涵盖近14亿人口、拥有近12万亿美元经济体量的“共同市场”,在亚洲的东北部强势崛起。这对全球贸易份额前十国家的心理刺激和行为示范都将是空前的。 在这一刺激和示范的双重作用下,美欧日三方皆不得不对各自在对外FTA谈判时或多或少存在的“零和思维”,作出程度不同之反思与检讨。短期看,它将使受美国裹挟,被迫与美国开展TPP谈判的多个国家包括韩国,拥有了与美国慢慢“周旋”的更多余地和“弹性”,平添与美国进一步讨价还价之底气;中短期内,它将极有利于中国与欧盟加快FTA谈判的速度与进度。中远期内,它将迫使日本在与中国谈判FTA协定时,多一点现实主义,少一点对中方无理要价的一厢情愿。 中外FTA现状、趋势和收益 从多边贸易体量计,中国与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堪称全球范本。前十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自由贸易被国际社会公认为“黄金十年”。从今年起,中国与东盟十国已开始着手构建自由贸易的“钻石十年”。 从双边贸易体量计,中韩刚刚签署的FTA协定,体量堪称世界第一(去年中韩贸易总额已达到年3000亿美元)。经双方预测,中韩FTA协定实施后,中国可每年新增GDP1-2个百分点,韩国可每年新增GDP2-3个百分点。未来3-5年内,中韩年直接贸易额有望迈上4000亿美元新台阶。此外,韩国还将因中韩FTA协定的实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3万个。 放眼世界立足现状,截至去年底,中国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多个欧盟成员国)签署有开放等级不同的FTA协定。眼下,中国正与23个国家和地区展开FTA谈判。进入下半年后,受中韩签署高水平、高质量FTA协定的鼓舞与吸引,现有的谈判进程有望加快,并有更多国家加入与中方的FTA谈判阵列。毕竟,中国经济的块头、体量、市场容量、市场潜力尤其是发展态势,各国都能直接感受与体察,与中国自由地做生意谋共赢,主动搭乘中国快速发展之时代列车,行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之明智选择。 截至去年底,中国年贸易规模已达到4万亿美元。韩国之前,现有中外FTA协定已覆盖到中国年贸易总额的1/3。加入中韩之后,被中外FTA协定覆盖的中国年贸易总额有望向1/2逼近。 在直接效应之外,中外FTA的边际效应也触手可及。在此仅举“市场经济国家”纠结一例。国人皆有所知,2001年中国入世后,美欧始终不肯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不仅如此,在中美贸易与中欧贸易中,尤其当双方出现贸易摩擦之时,美欧常常拿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施行对华贸易歧视的理由与借口。在入世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方为早日获取美欧承认“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也多次向对方做出诸多“妥协与让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互签FTA协定,一个可喜的变化正在悄然生成,那就是,美欧已不再拿中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打压中国,我们也不再刻意谋求美欧承认中国已是“市场经济国家”之地位。现如今,有了中韩FTA协定的高水平“样板房”作示范,“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已不容美欧“定标准”。中外互相开放市场的历史进程必将翻开更加“自由”的时代新页。 |
相关阅读:
- [ 05-29]中瑞FTA尘埃落定谁是最大赢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