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别放过官员“欠债失联”背后的监管盲区

2015-06-23 10:28:01 郑端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期,广东惠东县一科级干部负债10多亿元携家族十几人“失联”。据初步调查,涉及债务人82人,债务总额超过14亿元。(6月22日 北京晨报)

一向“八面玲珑、擅长交际”的惠东县政府办副主任钟启章一句“对不起”的短信就将背负的欠债一扔了之,留下的是“金河湾楼盘”烂摊子和300多户居民无法办结的房产证。一个公职人员竟然利用高薪诱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让人吃惊的是,“官员”二字竟然变成钟启章借款的“信用担保”,让老百姓感叹“谁不借给他钱啊?”

近年以来,基层干部“欠款跑路”事件已发生多起。不禁想问,缘何那么多人会毅然相信如此高额“诱惑”,孤注一掷的投入呢?这些身披“公职”外衣的官员为何频频上演欠债“失联”闹剧?究其原因,其一,公职人员的身份起到巨大作用。官员将权力异化为个人权杖,呼风唤雨,职权变成为了借贷的重要砝码,百姓看到“有利可图”,纷纷“趋之若鹜”。

其二,“应景式”监管,权力缺少监督,钟启章常年违规经商早就是“公开的秘密”,然而,却没人检举揭发,主管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百姓更是“见怪不怪”,间接助长了官员“拉大旗作虎皮”的嚣张气焰。

事实上,早在1984年,中央就出台了禁止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和到企业兼职的规定,中央组织部2004年、2008年曾两度发文重申这个要求,公务员法中也有相关规定。中央对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开展过多次专项清理。然而,不禁诧异,为什么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却屡禁不绝?笔者认为,官员“欠债失联”何时休?别放过官员“欠债失联”背后的监管盲区,这些“欠款失联”事件暴露了基层干部违规经商、“隐形经商”屡禁不绝的顽疾。干部玩“失踪”苦的就是那些曾寄希望于高额利息的百姓们,更是无情的消费着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明令禁止的行为,却能成为当地的社会风气,更有监管部门“装聋作哑”。这样的监管体系,恐怕也仅仅是为所谓的廉政防线应景而已。因此,治理“欠债失联”现象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重视基层干部“欠债失联”暴露的真问题,抓住干部“欠债失联”的牛鼻子。组织部门要强化监督和纪律教育,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监管机制,对官员个人事项申报,要真查实核。对发现公职人员违规经商、“隐形经商”的要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严肃处理一起,让党纪国法落实到位,给“欠债失联”官员“治治病”,探索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更好地运行,管住官员经商的手,逐步从源头上杜绝领导干部违规经商现象发生。

不得不说,频现的干部“欠债失联”也表明上级党委对下属官员监督主体责任的缺失,组织和纪检等职能部门的防范和监察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部门、直接领导应该各负其责,把监管职责扛在肩上,要严格限制权力运行,减少权力勾兑的空间,对那些违纪违规现象不敢管、不愿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领导干部也要进行严肃问责,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