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能旁观“青少年暴力”的都有谁?

2015-06-23 15:42:10 上官鹏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浙江一男童遭多名少年暴打,受害男童被缠绳索遭多人拳打脚踢,还数次被烟头烫伤。今日上午,庆元县公安局办案人员向记者确认,涉事学生均未满14周岁。律师称,施暴者不负刑事责任。(京华时报,6月23日)

“用绳索捆绑、拳打脚踢、烟头烫”,这些残忍暴力场景,谁也想不到竟是4个不满14周岁的孩子所为,而更令人震惊和心痛的是,被打者仅仅是未满5、6岁的小男孩。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几个少年对一个小男孩下此毒手。

原因也许简单的只是因为“孩子的爸爸是蹬人力车的老实人,无权无势,家里贫穷,知道孩子经常被这4个少年殴打,却没有能力追究此事。”笔者以为,不能让老实人任人欺凌,更不能让虐童事件再次发生。那么,不能旁观“青少年暴力”的都有谁呢?

首先,家长不能旁观青少年间的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青少年间的暴力行为,很多源自家庭教育的失守和监护不到位,抑或是家长给孩子灌输的“不能受欺负,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病态理念。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家长不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在本案中,4个打人的孩子经常欺负被打的孩子,难道他们的父母一点都不知道?还是习以为常,听之任之?因为伤害已经发生,所以,事后的赔礼道歉总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教育部门不能旁观青少年间的暴力行为。回顾近期发生的青少年间的暴力行为,那一起不是在校生所为?至于那些穿着校服打人的“小霸王”更是屡见不鲜。我们总认为青少年暴力“多大点事”,以至于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教育都缺少对“欺凌”和“反霸凌”的认知和教育,此外,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和应对方法也不能只是抽象的一提而过,而应该贯穿孩子教育的始终,使他们认识到施暴给他人造成的身体和心里伤害,使他们学会宽容、忍让和与人为善。

再次,司法部门不能旁观青少年间的暴力行为。青少年间暴力案件频发,却很少有施暴者受到惩罚,原因就是“未成年人”的豁免权,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论其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哪怕是未成年人打死人,也只能是口头教育为主。一旦这个罪恶的逻辑被青少年勘破,未成年人间的暴力就成了决堤的洪水。难怪有人吐槽,“‘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是保护未成年人还是保护未成年罪犯的。”所以,关注近期频发的青少年暴力事件、自杀事件和饿死事件,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显得刻不容缓。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转变“以暴制暴”的教育理念,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希望有关部门完善安全教育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青少年间暴力行为的施暴者或者其监护人,切实担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职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