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儿童医疗要告别“自然生长”模式

2015-07-06 07:43:26 罗志华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出生31天的女儿因呛奶造成窒息,苏州市民李先生打了120急救,先后来了两辆救护车,但都不愿意接送孩子,因为来的救护车都是针对大人的,车上没有针对小孩和新生儿救治的专门设备和医护人员,出了事故他们担不起责任。事实上,新生儿专用救护车总体数量仍显不足,以苏州为例,当前全市只有两辆,整个江苏省也不过十来辆。(7月5日《扬子晚报》)

新生儿疾病很特殊,诊疗设备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成人,新生儿院外急救,一直是个较头痛的事。儿童和新生儿遭救护车“拒载”,固然与专用救护车数量不足有关,但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也不容忽视。在这次急救过程中,也许李先生永远也等不来专用救护车,但他的孩子显然不能无人施救。到场救护车至少在交通便捷性和基础救护方面,都强于其他社会车辆,在当时的情形下,对患儿展开施救和运送,是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救护车救与不救,不能由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说了算,应将相关内容明确写入制度规范当中,由急救中心根据当时的情形、参照制度规范来统一调度和决定。同时,相关制度规范还得划清责任,减少成人救护车对儿童的施救顾虑。

其实,儿童专用救护设备和能力缺乏,是儿童医疗的一个缩影。儿童医疗发展缺乏制度规范、任由其“自然生长”的现象十分普遍。以儿科为例,由于儿科很难赚钱,甚至成为政策性亏损的科室,导致这些年来,压缩儿科床位甚至取消儿科,成为一些医院的选择,如此导致儿科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儿童看病难的程度已远比成人严重。

救护车是否救人,不能只看风险不看责任;医疗项目的存废,不能单纯以是否赚钱来衡量,还应牢记医疗的公益性。假如全凭医院和医生自觉,他们难免会趋利避害。只有将这些内容进行制度性约束,实施政策性补贴,以此告别儿童医疗的“自然生长”模式,才能尽早化解儿童看病和急救难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