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收入有尊严创新才有动力

2015-07-30 09:52:37 乔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表示,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应当是社会的中高收入群体。在基础研究收入保障机制外,还要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

今天我们强调科技红利,不仅要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而且要将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也是李克强总理讲的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进程中,任何创业创新都是我们需要的。但更需要或者更希望的,还是那种闪耀着智慧光芒,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成果,而不是那种低层次的,甚至只是一种换包装的创新。科技人员的作用,正体现在这里。

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从哪里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保证他们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拿上有尊严的收入。让科技人员成为中高收入群体,这不仅能够免除他们创新创造的后顾之忧,由此体现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能够激励他们创新创造的无穷动力。

一个社会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单位,能拿高薪的不是管理层,就是经营人员,而从事业务、从事技术的,基本靠边站。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真正做业务的做内容的,长期受到忽视。因此,要让科技人员收入有尊严,必须营造“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氛围,让干科研的干业务的有收入有地位有面子。

让科技人员收入有尊严,要不唯名只唯实。既要让袁隆平这样的真正科学家拿高收入,也要防止一些伪科学工作者混工资、骗经费。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更应该通过制度的力量,营造公平的环境,真正让有能力有成果的科技人员拿高收入,而对那些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科研人员,甚至违背科学精神的人,不再尸位素餐。如果“不唯实只唯名”,不排除有些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为了谋利,争披科技的外衣,更伤科技人员的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