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人工天空下的无奈狂欢

2015-07-31 08:13:38 刘洪波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雨过天才蓝。夏天的雨后,高温酷热,天尤其蓝。

这周武汉的报纸都醒目地刊登了蓝天。市民的心情也很好,各种网络平台都成了晒蓝天的场所。如此热烈的气氛、透爽的心情,可见蓝天是很重要的东西。

这样的蓝天情绪和蓝天反应,又可见它的稀缺。蓝天照片奔涌而来,虽有随身可以拍摄的因素,但无论如何,你拍摄一个东西,是因为那东西引起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在家吃饭的人多得多,网上却人人都像在上馆子。雾霾的照片多,蓝天的照片多,不是雾霾或蓝天的天数多,而是更多的日子,没有雾霾也不是蓝天,天是灰蒙蒙的一统。

如果说雾霾是大气污染的极度表现,灰蒙蒙的天则是大气污染的日常证明。天是与生俱蓝的,蓝是天的自然色,也是地球的底色。但天已去自然很远,我们生活在“人工天空”下,建筑刺穿了天际线,污染物混进了大气圈。我们生产了PM10、PM2.5、气溶胶、悬浮物,还向大气中发送了声、光、电、磁。人工天空移动了天空的基本色,灰蒙蒙能带来坏心情和各种疾病,如果雾霾天是基本色,那就可以说不建议人类居住。

过去天气预报,只报阴晴雨雪风,现在天气预报还要报污染指数。这表明,“人工天空”已强大到我们需要在气象制度上不得不接受和承认,天气预报不能只报气象局管的大气环流现象,不报环保局管的大气污染情况了。

天是自然蓝时,我们不以为它难得,就像我们在食物都是自然生长时,不以为那是农业社会将要随工业化而不再有的晚照。现在,我们已经发展到天不再蓝、米不再香,但人人都有设备把蓝天和舌尖味道暴晒成幸福的模样。我们想象,再发展一下,问题能解决,天回蓝,米回香,我们只是暂时地借自然一用。或许真是这样吧,至少要努力如此,虽然即使做到,也将如先进国家那样,是高级了的“现代蓝”和“工业香”。

前几天有报道,河南郑州GDP全省第一,空气全国倒数第二,被环保部警示性约谈,郑州市召开千人大会向大气污染开战,目标“只能比去年好、不能比去年差”,称为“唯一选择”。武汉同样面临选择:是向自然打更大的借条,还是稀释这借贷的强度并尽早逐渐向自然反哺;我们是要蓝天逐渐多起来,还是要蓝天偶一露脸?

现代化是大势,逆之者亡;现代化有代价,不看到、不节制也会亡。蓝天不是风吹雨注烈日暴晒的附属产品,现在是奢望,未来呢,希望蓝天不是奇景而是日常,我们看到蓝天不必像捕捉狗咬人一样。那么,现在就需要改变。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