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在课堂重新认识劳动的意义

2015-08-04 06:53:34 杨于泽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教育部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

现在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其实是恢复我国以前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我国的教育方针,一贯强调“德、智、体、美、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五个维度中,劳动教育相对是最为薄弱的。劳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几乎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最主要手段,但在今天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这个现象必须要反思。

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教育把一些现代性的思维误区发展到极致。身体强健,以及道德、审美、情操等智性发展,一旦进入教育的步骤,无不例外地成为低于书本知识的可选项,老师们用智力演算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建立精神世界,一切都习以为常,但实在是很奇怪。

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体现为教育,它是知识的躬身修行;体现于社会生产,它是创造真实价值的手段。劳动,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它,可以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这几乎是用人的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教育。从社会认识深处来讲,劳动的忽视甚至轻贱,并不罕见,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注重科技文明,却将劳动和智力切割,劳动简单化为体力活,社会地位低下;另一方面,过多地追求“高附加值”,其实很多时候成为变相的投机取巧,人们从拙劣的市场理论中学会了营销、包装、打造,创造真实价值的人反而没有得到充分认可。

人们观念中没有了劳动,“劳动”的说法甚至就有了土气。把劳动与体力、脏活、收入低挂钩,是一些人的本能理解。劳动变得与智力不沾边,劳动者没有了技能要求,失去了社会晋升的空间。智力需要很多时候反成了泡沫,理论不去实验,学术不接地气,毫无社会经验的人纵论寰宇,几乎成为社会常见现象。劳动与智力的切割,使得素质教育往往变成了操场上的考试,使得技能编入了课本,变成了“学问”,学生的身体继续躺在了书本中。

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小学恢复劳动教育,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我们已经熟知,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一个人修身立德所需要的一切,已经从学校里展开了训练,国民素养由此萌芽。古人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士大夫讲的话,劳动的价值是知识分子做的代言。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的劳动课,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而且重在教人们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推向社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