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印度制造”接棒不是威胁是双赢

2015-08-11 16:01:40 张敬伟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印度制造”开始接棒“中国制造”?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中国台湾的富士康似乎给出了确定的答案。据中国广播网消息,8月8日,富士康和印度签约,将向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5年投资额50亿美元(约310亿人民币)。

富士康,一直以来既是中国内地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也因为其高强度作业制度被批为“血汗工厂”。如今,富士康盯准了另一个新兴市场印度,这家代工企业的新选择激发了人们的联想。

中国舆论关注的是,“中国制造”怎么了?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市场不可持续。产业转移至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新兴市场不可避免。此外,中国也面临着主动的产业转型升级,变低端制造业为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就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目前,“中国制造”也面临着转型期的尴尬和阵痛。老的制造业在转移,高端产业跟不上,就形成了产业空洞期。来自海关的进出口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同比,下同)8.9%;进口下降8.6%。从进出口双降,可以看到中国外贸所面临的现实。而且,支撑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电子计算机和纺织品服装两大产业的加工贸易也出现了下滑的迹象。

产业转移并不可怕,但是,高端制造业没有形成规模,低端产业形成转移效应,而且转移到和中国有竞争的印度等新兴市场,难免会让人担心。作为“金砖国家”成员,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俄罗斯和巴西受困于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低迷,南非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一直不景气。印度在某些西方机构的眼中成为了新兴市场的领头羊,该国总理莫迪是印度“改革开放”的设计师,这位被视为“印度邓小平”的改革者,在印度邦行政长官任上,因借鉴中国广东式改革开放,他治下的古吉拉特邦成为印度经济发展最快、行政效率最高的地方政府。

莫迪当选为印度总理,印度人希望莫迪能把古吉拉特邦的治理经验推广到全印度,使印度成长为中国一样的成功国家。在印度媒体和民间,对中国虽存瑜亮情结,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却是心向往之。

中国有中国的优势,印度有印度的特长。中国的优势是基础设施完善,全球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地位,使中国维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提振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贸易实力。印度的特长是软件业发达、英语国家优势和一定规模的中产阶级阶层。

两国共同的特点是人口众多,即拥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人口红利。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铸就,除了政策因素,人口红利的释放发挥了主要作用。当中国劳动力价格提升,中国制造业也迎来转型期。反观印度,却迎来招商引资的机遇期——劳动力价格便宜首当其冲,基础设施需求宏大紧随其后,莫迪政府政策到位,加之印度本来的产业优势,“印度制造”接棒“中国制造”就并不令人惊奇了。

不仅富士康敏感地捕捉到投资印度的良机,中国本土的华为、中兴和小米等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将印度视为投资热土。

对于龙象之间的产业转移和制造能力,西方各大机构对印度颇为看好。认为到201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超过中国,再假以时日,印度经济总量有望接近中国。

可是,中国也不必因此而紧张。毕竟,中国的现代化走在了印度前边,劳动力价格攀升也是现代化的成果。何况,产业从高端市场转移到低端市场,也符合市场规律。和印度相比,中国亟需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质的提升,而非低端制造业聚集的量的维持。印度,目前还处于对低端产业饥不择食的吸纳阶段。

更关键的是,中国资本和产能不是从中国市场的恐慌性逃离,而是“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全球化深耕。中国资本和产能走出去,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也是涵养国家软实力。

同为“金砖国家”成员,中印在“两行一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均有密切合作。“印度制造”承接中国产能产业,不是威胁是双赢。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