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不当众抠鼻子,靠教化还是靠曝光

2015-08-14 07:37:56 陈方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文明的素质是慢慢培育的,是社会教化的结果,而不是靠“创卫”的功利性目的推动的。如果非要借助某种力量强制训导规诫,往往过犹不及。】

“乱扔垃圾你曝曝光就是了,就连抠鼻屎、穿拖鞋也曝光,这又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建议打个马赛克……”日前,江苏宿迁电视台开设的一档专门曝光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节目,引发了强烈关注。而围绕是否该给“被曝光的市民”打马赛克,更是众说纷纭、分歧甚大。

宿迁煞费苦心整治当地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源于该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两个月前,《宿迁文明20条》的发布就在舆论场里激起不小的震荡,“接听尊者电话要等对方先挂机”“吃饭不许吧唧嘴”等事无巨细的文明引导,曾遭遇不少网友的揶揄。“抠鼻子”被电视曝光,不过是宿迁《文明20条》的后续延宕。或者说,电视曝光也是当地规范市民文明行为的手段之一。

电视曝光这样的“引导”手段是不是过于“暴力”?反对者认为它侵犯个人隐私,支持者认为如果打上马赛克曝光就起不到应有的“威慑”效果。抛开表层争论,不妨先探讨一下美德到底是如何培育出来的:美德只能靠美德培育,企图用不道德的方式培育美德,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还会激化矛盾,恶化社会道德。有市民与栏目组发生争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强行曝光未必是一种引导民众文明的积极方式。

公共场合抠鼻子确实有损个人形象,“不在公共场合抠鼻子”也不是宿迁“特色”,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文明公约中,也有类似内容。有意思的是,那些娱乐新闻里,如果有人抓拍了明星抠鼻子的动作,大家都会对此一笑了之。没有人会真正且严肃地去批评他们修养不够,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动作并非有意为之。1995年,美国科研人员汤普森和杰弗逊还专门对抠鼻子进行过系统研究,他们向威斯康星州戴恩县的1000名成年人发送了调查问卷邮件,在254份有效问卷中,高达91%的人承认他们有抠鼻屎的习惯,其中1.2%的人平均每小时都要抠一次。由此来看,抠鼻子虽然是不文明的,但它确实又是一种难以自控的生理反应。这样的“不文明”,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曝光来震慑?

市民偶尔在公共场合有抠鼻子的行为,其实也没必要过分敏感。在社交媒体对话框的表情里,都有抠鼻子的表情设置,据说这还是一个“万能表情”。宿迁官方应该真正明白,文明的素质是慢慢培育的,是社会教化的结果,而不是靠“创卫”的功利性目的推动的。对于那些更适合以规劝的方式去改变的“不文明”行为,如果非要借助某种力量强制训导规诫,往往过犹不及。宿迁“创卫”整治不文明,千万别因措施不当,而把自己陷入“不文明”的舆论漩涡中。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