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培根的“水流”与“水源”

2015-08-15 13:21:33 马建红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漫画/曹一

在中国只要是上过学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弗朗西斯·培根的,他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与他的画像一起,出现在几乎所有大中小学的教学楼走廊上,过往的师生总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存在。

人们大多知道培根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是经验主义大师,而他和法律的渊源却甚少有人知道。其实,他的另一句与司法裁判相关的名言也广为流传:“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里“水源”与“水流”的比喻,正说明了为什么人们视司法不公为社会最大的不公。因为即便再严重的犯罪,它的侵害范围都是有限的,而且涉事的人们可以寄希望于司法审判,对犯罪分子给予制裁和惩罚,以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平复人们受伤的心灵,它让人有“退而求其次”后绝处逢生的希望。假如司法不能给人以公正,涉讼的相关人,甚至全社会都会陷入一种类似窦娥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的绝望。一个司法水源被污染了的让人绝望的社会,势必是一个可怕的社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最高法二级大法官奚晓明被调查后,人们以怀疑和不信任的心态和眼光,来审视那些经由他做出的荒唐判决的原因。

培根的这句名言,出自他的文集《随笔选》中的《论法律》。这篇小文虽然翻译时以“论法律”命名,其实通篇讨论的都是法官的修养问题。在英国的“法律帝国”中,决定司法之源清浊与否的是法官,因此司法是否公正,“使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的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取决于法官。无论是论法律,还是论司法,其落脚点都会回到法官身上。

为实现司法公正,保证“水源”的清洁,培根认为法官应当富有知识而不应机敏多变,应当持重庄严,而不是热情奔放,应当谨慎小心,而不是刚愎自用。具体来说,法官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比如说与律师的关系和对待辩护的问题。培根认为,法官在审判中,只应当做四件事情,一是调查证据;二是主持庭审时的发言,制止与审判无关的废话;三是审核通过发言所陈示的证据;四是根据法律宣示审判的标准。在法庭上,耐心听取辩护是法官的重要责任之一,法官如果缺乏听取证词和辩护的耐心,记忆力低钝或注意力不集中,都不能做出公平的裁决。法官与律师的关系不可过从太密,否则就难免有不公正的嫌疑。

培根是在一般意义上谈论法官与律师的关系和辩护问题的,这对于我国目前“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不无建设性的意义。我国当下法官和律师的关系有些“拧巴”,一方面,法官认为律师都是些利欲熏心之人,为了打赢官司不择手段;另一方面,律师又认为大多数法官心术不正,所以才出现了普遍的司法腐败,污染了“水源”。在这种互不信任和指责中,法官与律师两败俱伤,搞坏的却是司法环境。如若中国的法官和律师之间能如培根所言,各循本分,各守其志,各司其职的话,一定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不过,培根虽然深知枉法裁判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苦难,也是对司法公正“水源”的污染,但他自己在做大法官的时候,却因受贿而被判有罪。在丹宁勋爵《法律的界碑》一书中,曾详细讲述了有关培根受贿的故事。就在培根审理奥贝里先生的案件时,却“迟迟未予审理”,当奥贝里抱怨案件被拖延时,一些人劝他说,一百英镑也许会有帮助。当奥贝里将从高利贷者手里弄到的一百英镑通过其他人转交给培根时,培根满口答应“我保证他能打赢”。可就在他收了钱后,案子却依然没有被审理。奥贝里先生于是给培根写了几封信,直到最后,培根才蛮横地回信,“如果你再纠缠我,我就抓你下狱。”最终的结果是,案子审理了,却“对奥贝里先生作出一个非常不利的、非常苛刻的决议”。在其他一些事例中,培根也都接受了贿赂,但又都判行贿人败诉。于是行贿人向英国下议院提出申诉,连同奥贝里先生,共有28件控告他受贿的物证。培根因自己的受贿罪和其他类似的腐化罪,被判罚款四万英镑,囚禁在伦敦塔,“他将永远不能任国会议员,也不能担任法官。”培根为自己的受贿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为净化英国的司法环境开其端绪。没有受贿、没有枉法裁判、保证公正审判,这大概也是英国的法官普遍受人尊重、司法具有较高权威的原因。

我们无法断定培根《论法律》的具体成文时间,从相关介绍中,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它或许写于因受贿罪被判罚以后,“痛定思痛”之余,才有这为保证司法“水源”之清洁而产生的观点和主张,从这个角度看,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归纳出为实现司法公正所必须的法官的修养和品质,培根倒也不愧为经验主义大师的称号。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