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搜救、救治工作的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也成为救援处置的关键词。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那些躺在病床上接受救治的人们,都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以排遣他们心中的痛苦,树立对未来生活更多的希望。】 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8.12”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救援进入第五天。截至昨天9时,事故现场已发现112具遗体,其中确定身份24人,88人身份尚未确定。爆炸现场后续处理已有比较完整的方案,目前有2000多名官兵正在外围搜寻清理有害物质,为群众尽快返回创造条件。 据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徐岗介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市迅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依托相关单位和机构招募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资质的志愿者,由专业人员组成心理疏导志愿者团队,为遇难人员家属和受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帮扶。天津市卫计委主任王建存介绍,该市组建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已对伤者进行心理危机筛查和跟踪随访干预工作,并将扩大心理危机干预覆盖面,设置固定的心理咨询点,及时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这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巨大灾难,许多遇难人员家属、受伤人员以及幸免于难、幸免于伤的人,也许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从灾难中“反应”过来。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全国的目光都拢聚到津门滨海,有对消防人员无畏前行的由衷褒赞,有对抢险救援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有对灾难中受到伤害和影响的每个具体的“人”的殷切关怀,包括对遇难人员家属和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这些都是一场大灾难中最正常的表情符号,因为对人的朴素关注,永远是灾难中最核心的表达,因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常常是最无力的。 连日来,以抢险、救援、搜救、救治为关键词的救灾工作,始终是事故前线应急处置的重中之重,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为过。而随着搜救、救治工作的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也成为救援处置的关键词。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那些躺在病床上接受救治的人们,都需要及时的心理疏导,以排遣他们心中的痛苦,树立对未来生活更多的希望。包括心理救援在内的全方位立体救援,本应是现代灾难救援的标配,这次火灾爆炸事故的救援也不例外。 人们有理由相信,伤者将得到最好的救治,包括心理上的救治疏导,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也将得到心理上的帮扶和慰藉。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同样也是灾难的受害者,同样也需要得到心理关照和心理疏导——这就是那些在灾难发生之时,虽然没有遭受看得见的伤害,但也经历了巨大恐慌的人们。 他们经历的巨大恐慌,一方面来自灾难本身的心理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对灾难造成潜在损害的担忧,比如他们的房屋、汽车等财产在灾难中受到严重损毁,由于缺乏稳定而有信心的预期,从财产理赔到未来生活的安顿,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困扰。比起那些失去亲人或身体受伤的人,他们应该算是不幸中的幸运者,但他们对财产保障和未来生活的担忧焦虑,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反应和权利诉求,有关部门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他们或许惊魂甫定,或许心有余悸。他们是一个在数量上不可小觑的群体,这场猝不及防的灾难带给他们心理上的冲击,除了眼下夜不能寐的恐慌焦虑外,还可能在未来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他们来说,眼下也需要来自专业的心理干预帮扶。专业心理疏导人员的及时介入,针对他们特定的恐慌心理和焦虑情绪,将是对他们最好的关照关怀。 由于专业资源的稀缺,这些未受到直接伤害的人如果暂时未被顾及,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不应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群体,随着救援救治工作的推进,应尽快将他们纳入心理危机干预覆盖人群。这种心理危机干预既包括专业的心理疏导,也应包括政府对依法保障居民权益的承诺——从一定意义上说,来自政府方面的郑重承诺,应当是纾解灾难恐慌最有效的心理疏导。 |
相关阅读:
- [ 07-06]不妨设立股市“救灾”机制
- [ 06-16]救灾房“变身”的拙劣“魔术”
- [ 06-16]救灾中心变“经适房”,该如何问责
- [ 05-15]坚决打好抗震救灾持久战
- [ 04-27]抗震救灾,凝固尊重生命的价值坐标
- [ 10-09]从鲁甸到景谷,见证国家救灾能力提升
- [ 09-05]救灾何以要分户籍
- [ 08-20]“云救灾”时代还要集中建备灾仓库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