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组织有向社会公众延伸的结构优势,理应把社会治理和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阵地】 一次去安徽农村采访,发现村子里的十几个留守儿童都有各自的“爱心妈妈”,有的是本村的留守妇女,也有乡镇或县直部门的女干部。一开始感觉顶多也就是形式上的,一年大概见不了几次。但采访发现,不少孩子都直呼那些志愿者为“李妈妈”“王妈妈”,才知道这种一对一的“爱心妈妈”活动真是做到了常态化。这些“爱心妈妈”发挥女性的温情优势,盯着做作业,常常谈谈心,也帮着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渐渐与孩子们成了可以交流的朋友。 留守儿童是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治理难题,劳动力进城造成的亲情阻隔如何破?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一个方面,但没有社会力量的介入,恐怕很难做到全覆盖。而当地妇联组织的这种细密的设计,便是为政府填空,为社会问题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经济社会转型总是伴随着阵痛,各种社会难题不断涌现,考验着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群团组织较一般社会组织有着独特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又有向社会公众延伸的结构优势,理应把社会治理和服务作为自己的重要阵地,在社会需求难以被满足的领域展现纵横驰骋的风姿。 事实上,群团组织曾经在社会治理方面独当一面。过去社会发育并不健全,不像如今有各个类型的社会组织,它们“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系统性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号召力,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也留下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服务品牌,如希望工程、母亲水窖、金秋助学等等。以扶贫助弱为主基调的活动,让它们各自联系的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那么,今天,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群团组织应该如何作为呢? 首先要力量下沉,眼光向下。群团组织的“倒金字塔”型,使得各类资源多集于中上层,这也凸显出行政化的严重程度。尤其到了乡镇街道这一层,工会、共青团、妇联负责人许多是“光杆司令”,还基本上“不务正业”,兼了许多行政事务。如此设置,还要“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也就在所难免。上面有号召下文件,也只好照猫画虎,以文件落实文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强的当下,应该是人在哪里,组织就建在哪里,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更好地团结人。但体量庞大的群团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展现出灵活性,尚需足够的体制机制创新。 还要解决服务专业化的问题。以前的社会需求较为单一,推出一项活动,只要支撑的资源够,再加上政治动员足够强,基本就能做大声势。但社会多元化日益加强的当下,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很多时候还可能存在冲突,对社会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的要求也更高了。这就需要群团组织改变过去自上而下的组织方式,主动到群众中发现需求,围绕需求精心设置活动。不再追求单项活动的轰动效应,而是让一个个从群众中生发出来的活动形成“星火燎原”的格局。 海不辞水,山不辞土。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点滴积累群众基础,历练群众工作能力,久久为功,必能收获群众的认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