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银行利润增速何以创十年新低

2015-09-01 08:56:43 余丰慧 来源:北京青年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8月30日,随着建行年报披露,五大国有银行中报发布“收官”。受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五大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均跌至1%左右,彭博调查的分析师预计这是五大行上市逾十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五大行上半年年报经营数据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利润增速下滑和不良贷款急剧上升。这两个指标是银行业最主要的经营指标。前者反映银行业的经营成果,是银行业业绩的主要指标。

多年来,银行业利润增速较高,受到各界青睐。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备受社会关注甚至指责。银行业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第三产业。银行业的所有利润都来自于实体经济与公民家庭。如果银行业利润过高,那么,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利润必然过少,被银行收费的百姓必然被“盘剥”得过多。这种生产分配关系如果长期下去,带来的恶果就是,银行业利润也将没有持续性甚至增速大幅下降。因为银行从实体企业身上“盘剥”过多利润,导致实体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生产经营不景气,规模下降甚至停产倒闭,最终也将危及到银行利润。原因是银行利润来自企业创造。

银行业利润增速从去年以来开始直线下降,也许就是上述情况的反映和报应。当前,银行业利润增速下降到了1%左右,但是,五大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总额仍超过5138亿元,平均日赚仍在28亿元,而实体企业利润情况要糟糕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业利润还将继续下滑。从五大行上半年利润下滑情况来看,工行:0.7%,2014年同期为7.05%;农行:0.5%,2014年同期为12.65%;中行:1.69%,2014年同期为11.15;交行:1.5%,2014年同期为5.59%;建行:0.97%,2014年同期为9.15%。从中可以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较,五大行利润增速下降幅度都在6个百分点以上,农业银行下降在12个百分点以上。按照这种下滑速度,五大行2015年全年利润增速极有可能首现负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润回落没有不良贷款数量和比率同步攀升严重。因为,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说明其真正的危机来了。目前,中国银行业利润来源中,贷款资产收息比重仍然占到70%以上,不良贷款急剧攀升是在砸掉银行的饭碗。不仅如此,银行业不良贷款攀升是金融风险特别是最惧怕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根源。从五大行数据看,上半年,工行不良贷款率1.40%,较2014年末上升0.27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83%,较上年末增加0.29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率为1.41%,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交行不良贷款率为1.35%,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

上半年五大行核销不良贷款达14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1300亿元的水平。虽然核销可以降低不良贷款总量和比率,但是却容易掩盖不良贷款增速和真相,不是解决不良贷款隐患的治本之策。

上半年五大行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急升。一种说法是银行体系为全国经济下行和产业转型升级在买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经济下滑特别是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目前的困局,银行业也有“贡献”。银行业目前的利润增速下滑、不良贷款攀升有“作茧自缚”成分。这是银行应该汲取的深刻教训。

当然,银行业经营每况愈下,与其落后落伍的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不无关系。一直依靠存贷款传统业务扩张或者传统线下营销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金融业务多元化,金融经营机构开放程度正在提升,社会化融资渠道正在扩张,互联网金融已经扑面而来,这些都对传统银行形成不小挑战。一个社会共识正在形成:实体企业依靠债务性融资已经不是出路,而是要依靠权益类、直接融资才是光明大道。这对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过大的银行业带来更大冲击。

银行业目前面临的不是一般性困境,而是要对传统经营方式、业务模式、内部治理结构等进行全方面的反思,从而彻底抛弃传统思维,进行一场洗心革面、痛彻心扉的革新和转型转轨,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银行“没落”下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