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草原被蹂躏非黑枸杞之罪
2015-09-01 09:22:4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黑枸杞,生长于青海格尔木大草原上的野生植物。这种草原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由于其显效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市场价格一路飙升,被誉为“软黄金”,成了外地淘金者们的“摇钱树”。从8月10日至今,超过5000人的各地抢摘者,洗劫了草原上超过300万亩草场。(8月31日《新京报》) 格尔木大草原是美丽的,又是脆弱的:干旱的自然环境,致有薄薄的、干裂的土壤,而下面皆是戈壁常见的沙石层。好在上天眷顾,耐旱耐瘠的红柳树、甘草及黑枸杞等植被作物,锁住了黄沙,让大戈壁成为美丽的牧场。不幸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黑枸杞等珍稀野生资源,既赋予草原以勃勃生机,又给它带来灭顶之灾:早些年的挖沙金、随之而来的掘甘草,以及当下近乎疯狂的抢摘黑枸杞,已对覆盖植被造成致命破坏:放眼望去,远处草原曾经的绿色,已经渐渐变成了一片黄色。 从表面看,草原所有的灾难,似乎都源于黑枸杞的存在:黑枸杞本就属名贵药材,尤其是多年野生品种,在治疗心热病、心脏病、糖尿病、降低胆固醇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效果尤佳。加上近年发现其花青素含量奇高,更是身价倍增:黑枸杞干果从四年前的140元每公斤,增长到现在的近500元每公斤。据悉,在某黑枸杞交易市场,黑枸杞零售价每公斤最高已炒到4400元。 可以说,黑枸杞目前是“有市有价”:有老板一次性要货5吨,而整个格尔木的产量也超不过此数。不说组织者们转手就会赚个盆满钵满,就是其手下的采摘工,少说每天也会进账300元以上。对幕后老板来说,是利欲熏心;对追随者来说,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难怪乎,会出现数千人来此哄抢的局面。 尤其可怕的是,这些哄抢者在乎的是称之谓“软黄金”的黑枸杞,而不是牧民视作生命的大草原。于是,所有的植株被敲打成光秆,甚至连枝折断;每天上千辆摩托车的碾压,致沙石裸露,尘土飞扬;加上先前掘甘草挖下的、平均每亩草地多达上百个一米多深的洞坑,已使原本美丽的格尔木草原满目疮痍。而据专家说,一旦草原呈现大规模沙化,则将寸草难生,以后很难复原。 应该说,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世居于此的牧民们,都在“拼命”挽救和保护这片草原:当地包括公安在内的400多名执法人员,曾在路口设置关卡,却无法挡住分两拨冲击关卡的五百多辆摩托;牧民们甚至唤回了远在外地的家人,以一当百的与哄抢者对峙。但似乎都无济于事:草原实在是太辽阔了,而无论是警力,还是牧民人手,都远不能及。无奈之下,牧民们不得不以象征性的超低价把草场承包出去。按他们的话说,不为钱,只为保住这片草原。 一边是毁灭性的哄抢,一边是无助的守望。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地阔人少之外,更重要的是法律的缺位:按有关部门所说,属草原野生资源的黑枸杞,为国家所有;牧民所拥有的草原使用权,并不包括黑枸杞等野生资源。但问题是,在牧民无权管理的情况下,国家也没有将黑枸杞等草原野生资源列入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亦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此予以保护。这样,就导致出现极其尴尬的一幕:面对哄抢者,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当地政府,虽然也拘留了数名哄抢人员,但因为无法可依,远不能有效遏制哄抢行为;而不具使用权的牧民们,尽管力所不逮,但却不惜用付出鲜血的代价来保护这片草原、以及黑枸杞这位草原上的“守护神”。此外,由于当地并未禁止牧民适度采摘黑枸杞,亦不免让人眼红,产生“野生资源,大家都有份”的想法,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哄抢之风。 据记者调查,在格尔木周边草原,野生黑枸杞生长面积保守估计在16万亩左右,涉及草场面积约300万亩。也就是说,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随着黑枸杞价格飙升,哄抢者必越来越多,无需多久,整个格尔木草原将不复存在。为拯救草原,这显然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 首先,应依法撤销牧民们与他人签订的名为草原实为黑枸杞的承包合同。从法律上说,牧民们并不具备黑枸杞资源的使用权,故再承包给他人显然违规;从实际效果来看,更是得不偿失:承包商们为了增产黑枸杞,或大量施肥、致土壤板结,或喷洒农药,造成昆虫及动物中毒死亡。更有甚者,为增加黑枸杞密度,居然把草场的其他植被全部清除,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制止牧民们这种尽管无奈但却有害草原的行为,应是整治前提。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即需把野生黑枸杞等珍稀植物资源纳入国家重点珍稀植物保护名录。凡擅入草原采摘野生黑枸杞的行为,一律以违法犯罪论处。同时,对各地野生黑枸杞市场进行清理,今后除人工种植的以外,一律视为违法交易。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保护草原的百年大计,可否建立格尔木草原保护区,以实现有效监管。保护区运行后,对现有的野生黑枸杞等珍稀资源,应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对世居保护区的牧民,可以责权利的形式明晰各自的责任及权利,规范保护区与牧民的相互间行为,做到和谐共处。 目前,格尔木草原的保护形势相当严峻:在旷日持久的僵持中,牧民们身心俱疲,无奈之下,甚至有牧民提出了“全面铲除野生黑枸杞、以保护草原不受破坏”的建议。其实,这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无法述说的辛酸。牧民们知道,社会公众也知道:格尔木草原被蹂躏、被洗劫,绝非黑枸杞之罪,而是某些人群利欲倾心下的恶行。要遏制住这股哄抢风,保护好我们的大草原,有赖于法律的参与,更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