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如何让“隐退”的廉价救命药重出江湖?

2015-09-16 17:39:49 张全林 黄磊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图片来源:网络

杭州萧山区,出生不到8个月的韩果果,急需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救命,然而7.8元一盒的药,四处找不着,在黑市上却被炒到4000元;广东省,一位母亲网上求药,患有肾母细胞瘤的孩子,急需放线菌素D;福建厦门,周思(化名)患上了恶性葡萄胎,3个疗程的化疗后,廉价药长春新碱却“失踪”了(9月16日 海峡导报)

廉价救命药“失踪”需要找回机制

张全林

据全国政协委员戴秀英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ACTH一盒只卖7.8元,利润只有2%,再加上需求量很少,很多厂商不愿意生产,分销商也不愿意备货。在医院里,受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影响,一些医院会选择进贵的替代药而不是便宜药,有些药品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医院索性不进货。

防止疗效好、赚头小的药缺货,首先要防止“以利定销”,只看利润不看疗效的做法。国家卫计委等八部委曾联合发文,宣布建立低价药生产及供应保障机制,避免出现低价药短缺,患者无药可用或只能选择高价药的困境。这份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研究通过的《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取消低价药的最高零售限价,制定我国常用低价药日均费用标准,让低价药生产企业能够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

当前,虽然药价放开,但政府仍通过医保支付机制和药品招标制度,对药价进行约束。一般来说,厂家为了扩大药品在医院的销售,都希望能进入医保,但进入医保的药品,就要受到医保支付标准的价格管控。如“放线菌素D”属于医保报销的药品,不能随意涨价,厂商利润薄,就没有生产积极性。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考验管理者的智慧。

《意见》要落到实处,一方面要通过取消低价药的最高零售限价,让药企愿意生产并获得合理利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定点生产用量小的低价药。前一种是市场方式,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尊重;后一种是行政方式,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如此“双管齐下”,相信低价药一定能够重新回到市场。

此外,政府应该出台保障措施,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机制,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像蛇毒血清、免疫破伤风针等急救药,有的医院储备了,可能会导致药品因过期而浪费,而有的医院又可能不够用,四处找药。因此,国家应建立专门储备中心,集中整合资源,跨区域调配,而不是让患者和医院四处找药。

救命药因廉失踪绝非医改目标

黄磊

药者,治病之物。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人们不断寻觅,不断拆解、组合、搭配,为的就是能够藉此祛除人类病痛,维护人类健康,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医者父母心”、“悬壶济世”的说法代代相传。如今,不论疗效论价格的药品竞争体系,不仅有违治病救人初衷,亦将贫困家庭逼入绝境,更暴露出我们医疗救济体系中的系列问题。

其一、缺乏公益医药补贴、维持机制,廉价救命药得不到有效保护。出于医疗的公益目的,不应将所有药品一味推向市场,对于急救效果好、廉价药品应建立保护目录,应由国家层面出台相应的保护和补贴办法,鼓励厂家对疗效好廉价药进行保护性生产。

其二、不应陷入无序化的市场竞争。当价格和利润成为衡量医药生死存亡的唯一标准,那医疗改革最终就不免成为少部分寡头才能享受的福利,这不仅有违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亦背离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此,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障,才能适应更加复杂的未来医疗需求。这种多层次,离不开对广泛的大众医疗需求的纾解,亦可满足对私人医生、高端消费的小众需求;这种多元化,即离不开对高精尖医疗科技的研发追求,更还需附身对廉价高效药以保护性生产。

离开市场化,只会让我们医药领域裹足不前,让医疗水平得不到保障;而纯粹市场化,则只会让廉价药品被逆淘汰,让医疗资源变得日益紧俏,让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覆盖,最终反噬健康的社会肌体自身,这两种极端的方式显然都不是我们医改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构建良性而健康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救济体系,还有赖于对底层医疗需求进行更多分析,而不应盲目陷入于市场化和医药经济发展一隅。同样不应被逆淘汰的,不仅仅包括廉价药物,也包括廉价却有效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甚至底层而无竞争力的医院本身。

精彩短评:“一药难求”呼唤短缺药保障机制

纪卓瑶

由于特殊病和罕见病用药临床需求量小,发病时间和人群数量不确定,药企、分销商和医院担心过期报废风险不愿生产、不愿备货。显而易见,临床需求量小才是促皮质素短缺的主因。

药品供应,关乎老百姓生命健康。将药品定价权归还市场没有错,但市场未必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面对“小众市场”药品的短缺问题,政府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短缺药品保障机制,采取动态监测、定点生产、集中采购、专门储备、统一调配、过期报废、财政支持等措施,确保临床用药的正常供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