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试验性立法”先河,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广州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一年间共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审结了2608宗案件2655人,占同期刑事结案数的15.36%。(9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对于一般公众而言,“刑事速裁”或许还是个新鲜概念。但是,漫长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此一机制创设实则早有“雏形”。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不少地方法院将之称为“简案快审”,而在最新一轮司法改革中,此一做法则被定义为“刑事速裁”。名称的改变,背后是一系列规则的完善。随着适用条件与实施细则的明确,此一由来已久的司法机制,必然趋于规范和成熟。 按照规定,只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犯罪情形与预期刑罚较轻的案件,才能“速裁”。而在广州的试点工作中,“一宗速裁刑事案件,法庭上的过程耗时一般不超过10分钟”。快速、高效,显然有别于传统的庭审模式。其最直观的优越性就在于,推动了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使得有限的司法资源,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 “刑事速裁”于受害者而言,旨在兑现一种“即时的正义”。让施害者尽快支付赔偿、接受惩戒,乃是给予受害人的最好慰藉;而对被告一方而言,刑事速裁有效缩短了庭前羁押时间。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轻罪判刑少,关押时间长”的罪刑倒挂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刑事速裁的相关“意见”中曾明确,建立被告人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分流机制,对被告人当庭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适用速裁程序的,不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这一规定,固然能有效贯彻“认罪从宽”的司法主张,却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正视的隐忧。比如说,如何确保被告人能够有足够的知识基础,来判别自己是否构成犯罪?又该如何保证庭前羁押状态下,被告人可以基于自主判断而不是被诱导着认罪? 一言以蔽之,“刑事速裁”的制度优越性,始终在于为那些毫无疑义的案件,提供了一种快捷化的解决方案。自始至终,这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过程,而不应掺杂太多的人为引导和主观划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