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北京说绿色出行可行吗

2015-09-17 15:41:28 叶泉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出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出行方式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理念能否回到尊重人,尊重人的路权,尊重人的基本需求上的问题】

“9·3”阅兵之后,北京迎来了交通最拥堵的一周,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北京开始向市民倡导绿色出行,《北京日报》还专门刊发了题为《让我们都来绿色出行》的评论。

毫无疑问,绿色出行是全世界应对交通拥堵的共同法宝,在一些发达国家,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了时尚。然而对于北京说绿色出行,却难免让人有一种滑稽感。是北京人不愿意绿色出行,连打瓶酱油都要开车去,把道路堵得像铁桶一样吗?不是!一个城市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完全是由个人的意愿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城市的建设理念决定的。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建设以汽车为中心,那么这个城市的人一定会选择开车的方式出行。反过来,如果一个城市的道路建设以人为中心,绿色出行也一定会成为这个城市市民的出行首选。

必须承认,这几年北京在发展公共交通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投资规模巨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仅城市地铁一项,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市各个区县。然而,公共交通再发达,也不可能一直通到市民的家门口,所以自行车和步行依旧是绿色出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北京的绿色出行恰好就堵在了这“最后一公里”上。

就自行车出行来讲,北京基本上没有自行车道,绝大多数自行车道已被路边停车占用了,人们要想骑车出行,就得和机动车抢道,除了万不得已,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北京消灭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是从消灭自行车道开始的。

再说步行,倡导步行不但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而且还是现代人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但是步行的问题同样出在了没有路上。北京除了个别主要街道,大多数生活区的人行道都很窄,勉强能让人通过,但即使是这么窄的人行道,有的还要挖上树坑,还要铺上装样子的盲道,还要被周边商铺随意占用,被各种摊贩瓜分,搞得行人走个路跟踩在梅花桩上似的,这样的环境谁能有心情步行?

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北京的人行道这么窄?后来大概也想明白了,人行道宽了更糟糕,在北京,一些较宽的人行道往往都变成了停车场,汽车堂而皇之地停在人行道上,人行功能被彻底废掉了。

北京人行道路难行还体现在路面不平上,北京市政几乎每年都要对人行道的地砖进行重铺,但是一些道路的路面照样坑坑洼洼,别说女人穿着高跟鞋不敢走路,就是男人穿着平底鞋走上去也得小心翼翼,谨防踩到坑里崴了脚。这样的人行道显然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不相称,让人实在想不通大量的市政投入为什么就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多年以前,舆论就在讨论城市究竟是人的城市还是车的城市?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车为本?其实这种讨论答案不言自明。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种知与行的撕裂,让城市建设走上了反智主义的道路。

美丽女子踩着高跟鞋走在路上摇曳的身姿,老人安详地踟蹰在城市街头一脸满足的微笑,孩子们任性地在路边跳跃奔跑,是一个城市最美丽的风景。而当城市中人被车逼得无路可走,不得不在钢铁的车流中惊慌失措的时候,人就已经丧失了起码的尊严。人没有尊严,这个城市就没有尊严,人没有安全感,这个城市也就没有安全感,那么我们为之努力的一切也就都失去了意义。

所以归根到底,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出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出行方式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理念能否回到尊重人,尊重人的路权,尊重人的基本需求上的问题。一说到权利,我们总说权利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在城市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开车的权利与行路的权利必然会发生冲突。但是哪个权利是更基础的权利呢?正因为资源有限才应该保证人最基础的权利。

北京倡导绿色出行,如果我们只把当它当成一个时髦口号喊一喊,当成一个权宜之计让人少开两天车,那意义不大。相反,如果把绿色出行作为检验我们城市发展和建设理念的标尺,那倒更值得我们深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