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难得历史机遇。然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国际投资管理还存在短板。如果我国企业没有充分研究东道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条件,走出去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甚至要交昂贵的“学费”。因此,在走出去面临难得机遇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科学引导,通过建立健全引导体系,帮助企业预防和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当前的国际经贸格局下,谁掌握了规则制定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美国主导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其目的就在于构建超越WTO规则的全面性经贸自由化网络,并对协定区外经济体筑起更高的贸易壁垒。应对这种挑战,需要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加快构建双边、多边自贸区网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也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对不同国家投资回报、市场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研究,外部性强,复杂度高,单个企业难以承担,需要政府部门有更大作为。应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和国际投资指数等信息平台,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对国际市场和产业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商务部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企业也做了一些尝试。应鼓励多元主体为企业走出去服务,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动态评价,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长期以来,我国在外贸方面一直处于顺差地位,但出口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被贴上了低端、廉价的标签。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我们在某些领域的比较优势得以彰显。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目前,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具有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加快推动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带动相关产业对外投资,优化外贸结构,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对构建互利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对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估。对境外投资活动进行客观、科学的综合绩效评估,特别是对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可以为企业科学有序地走出去提供决策依据。当前,尤其应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估,制定科学的对外投资发展战略和规划。同时,还应发布国别产业导向目录或指引性负面清单等,以引导我国企业规避投资风险,与东道国实现互利共赢。 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活动的监管。加快完善对外投资统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国境外投资的实际情况,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以及建立境外投资预警机制提供依据。即时发布国际投资信息或预警,引导企业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防范利益输送、腐败以及失职渎职等行为,促进企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