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扶老被讹”事件的是非不容和稀泥

2015-09-24 07:20:24 杨于泽 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发生在安徽淮南的女大学生“扶老被讹”事件一波三折,先是女大学生自称助人为乐,后警方认定女大学生应担主责。昨天女大学生宣布申请复核。值得注意的是,在事件第一阶段,舆论和网络民意对“讹人老太”严辞苛责,并为女大学生鸣不平。但在警方发布责任认定结论后,舆论显得有些漠然。

就算我们觉得警方结论暂且应予存疑,但如果结论不假呢?舆论就理当在场,以表明我们社会的共识与共同信念。舆论反映主流价值观,具有导向性、引领性,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被提倡什么被鄙视。如果老人讹人,全社会必须予以谴责;但如果年轻人不诚实,我们也不应当沉默。

最近几年,“扶老被讹”在新闻传播实践被模式化、类型化,类似于文学理论中的“母题”,通俗地讲就是“老题材”。在新闻传播之初,人们热切地盼望真相,但公众的基本倾向性非常明显,那就是“扶老被讹”。舆论给予老人暴风雨般的批判,但后来真相发生“逆转”,很多人似乎无话可说了。

舆论场还是那个舆论场,对待两种事实的热情、基本态度前后不一,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很多人似乎对“扶老被讹”更热心一些,对扶老者是肇事者的事实态度软弱,是非也模糊起来。既然女大学生已经申请复核,舆论保持谨慎是应该的。但在当事人申请复核前舆论不置一词,其实颇堪玩味。

现在看来,我们的媒体、舆论和网络民意是过于倾向于“扶老被讹”这种可能性了,不少人希望真相真的如此。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人们的认知受到偏见、信息碎片化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情绪、媒体叙事甚至商业利益的误导。网上对淮南女大学生“扶老被讹”群情激奋,这种网络民意受到碎片化信息误导,并反过来误导其他人群。

凡是社会化情绪,都有着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复杂根源,需要我们留心体察。“扶老被讹”,将老人倒地无人扶归咎于老人具有讹人倾向,这一方面为人们的冷漠作了合理化解释,另一方面也为冷漠围观大开方便之门。

要克服这种社会幽暗心理,必须坚持理性的态度和方法,避免堕入认知陷阱,避免被社会情绪误导。其实,网络上有时候固然民意汹涌,但考虑到网民以年轻人为主的事实,所谓网络民意也未必是真实的社会整体民意。在“扶老被讹”这类事上,网络民意有着自己的倾向性,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益诉求。但社会整体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

虽然“扶老被讹”是非多,但社会主流价值观必须旗帜鲜明而一以贯之,不能一方得理时高谈道德,而另一方占理时马上换一副面孔。扶人被讹需要伸张正义,撞人后不诚实也应受到谴责,在是非问题上不容和稀泥。道德上的双重标准,将为社会冷漠留下后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