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零福利”:莫把反常态当做新常态

2015-09-25 07:35:43 袁浩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临近中秋佳节,中国新闻网的一篇调查报道引起了热议,文章中披露今年企业大都节约从简,除了常规的月饼礼盒外,还有诸如电影兑换卡、面包卡、坚果等五花八门的礼品,不过价格大都在500元以内。相比之下,一些没有任何福利的基层公务员显得颇为无奈。相较于公务员们对“零福利”的“吐槽”、“诉苦”,很多网友则颇有几分“弹冠相庆”的意思,甚至不乏有人对公务员群体冷嘲热讽,“活该”、“就该这样”、“干得漂亮”之类的留言布满新闻留言区。(9月24日东方网)

随着反“四风”、打“虎”拍“蝇”的深入推进,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借“过节”敛财的情况明显少了,党风为之一新,政风为之一清,风清气正过佳节的新常态正在慢慢形成,这对党风廉政建设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人民群众为之拍手称快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之名,把群众的福利一减再减,甚至很多单位实行“零福利”政策,这与中央精神是相违背的,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的本意相去甚远

凡事不能走极端。公务员零福利即是对作风建设的曲解,是一种典型的走极端的做法。为了回应这个问题,去年中秋节前夕,人民日报就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文章指出,“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单位这时慰问基层员工,发一点福利,全体员工捧着节日福利喜气洋洋,这是多么体贴民心的好事,和腐败有多大关联?”“然而现在的情形是,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这岂不是歪曲了中央的反腐本意”?中华全国总工会也于2014年7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工会经费可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包括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同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首次明确“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7个法定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由此可见,中央八项规定,禁止的是滥发福利,滥发津贴、补贴、奖金,要禁的是一个“滥”字,并没有取缔过正常福利。正常福利是公务员应当享有的,一些地方以各种理由使公务员的节日福利变成零福利,不是一种的新常态,而是一种反常态。我们坚决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也坚决反对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的应有福利。不过,明白了这一点,普通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就能享受到正常福利了?恐怕难度不小。原因在于对“正常福利”四字的理解各异。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福利”一词作出明确界定,即使是那些有规定的“正常福利”,也缺乏公开透明,有没有,有多少,普通公务员并不清楚。正是“福利”的这种特性,使得反腐的利剑对准它时,不免伤及无辜,连职工的正常福利也一并反了。

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大力整治不正之风,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些地方走极端,使公务员福利归零,把反常态当做新常态,也是一种懒政思维。因此,在政策允许和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要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正常福利待遇,就必须将“福利”置于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进一步厘清哪些福利是正当的,哪些是违规的,确保资金来源规范、发放流程规范,并公开接受各界监督,让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制度逐步规范化、透明化。只有在可操作的制度保障下,才能既杜绝“变相腐败”,又让常态化的“正常福利”真正落地,避免一些执行们或为了避嫌、或为了私心而走极端,从“滥发”演变成“不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