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是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最好时机。一些家长却吐槽部分学校的运动会“场上明赛,场下暗拼”。为一两天的校运会而购置的班服,到底有没有必要?一些家长认为,实在是浪费,他们还质疑这样的运动会,“究竟在比什么”。(9月28日《厦门日报》)
“开运动会先拼班服”折射多重隐忧
陈科峰
毋庸置疑,既是学生运动会,其存在的基本意义和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了团队形象计,在服饰上进行统一原本是必要的,但凡事不可走极端,有的学校和班级竟然在“班服”这个赛事的辅助、次要因素上大费周折,这实在是马蹄子上钉掌——离题太远。运动会不知不觉演变成“时装秀”,难怪有家长担忧,此举会不会引发攀比浪费?
运动会,焦点不放在“运动”上,本末倒置,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买椟还珠”这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只是在这个故事里吃亏的是一个“郑国人”,而当下“开运动会先拼班服”现象,利益受损的,却为数甚众。乱象之下,暴露出多重隐忧。
一则,学校管理者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学校每年开运动会成为一种惯例,秋高气爽,不开自然是说不过去的,但“怎么开”是个技术活,究竟是让学生在赛场上赛出活力,还是追求场面大、队形整齐、服装靓丽,不同的选择,折射了不同管理者不同的教育理念。
二则,学生离时尚越来越近,离体育锻炼越来越远。新时期的大中小学生离手机、网络更近,离时尚更近,而不知不觉中,离操场越来越远。而在应试教育事实上仍占主导的背景之下,忽视体育锻炼,视力差、体能差,已经成为大中小校园有目共睹的事实,每年大学新生开学军训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晕倒这一尴尬现象,恰是与此有关的一个铁证。
三则,家长们借机从中大行攀比之风。不能让自家孩子比别家孩子差。学习成绩上不好干预,在开运动会统一班服这个小环节上,还是要不遗余力支持。在很多家长推波助澜之为下,一些学校的运动会上自然出现了“拼班服”、“拼饮料”等不和谐的一幕。至于这样的作为,究竟是让孩子“露了脸”还是助长了攀比之风,很多人却从没仔细思考过。
短短两天校园运动会,不拼比赛先拼班服,“错位”之下,凸显的不仅是急功近利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有当下广大青少年体育锻炼不足盲目追求时尚乱象,更有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过度焦灼与不理性,请相关各方三思。
“校运之乐”请宽容“班服之趣”
司马童
校运添凝聚,班服惹争议。多数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几十元的班服费都出得起;反对者则表示,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担忧会助长孩子的浪费之风。显然,上述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之理。但笔者觉得,“讲理”也宜灵活应变,不必非此即彼地去钻“牛角尖”。所以,对待“校运之乐”,且请宽容“班服之趣”。
实话实说,现今的很多学校运动会,除了增强体质的传统诉求,无疑已添入了增加趣味的时尚气息。这就不难理解,厦门的一些学校运动会,为了显现与众不同,不少班级往往费尽心思,在班服创意和选择上争奇斗艳,例如出场时集体穿着cosplay、水手服、汉服甚至和服等。对此,假如不能认识和理解“校运会”已是一种“趣运会”,恐怕就会像某些家长那样,习惯性地指责其有“浪费”之嫌了。
“校运之乐”请宽容“班服之趣”,不是说为了趣味可以喧宾夺主、任性花钱。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的“烧钱添趣”,绝大多数的班级,为凸显自身在校运会上的“班服亮点”,无非也就花上几十元钱,搞点特色和创意而已。而一些厂家早就嗅到了这股商机,所以网上百度一下,或者淘宝搜索一番,形形色色、物美价廉的“班服定制”信息,几乎俯拾皆是;至于有没有可能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相关的经验与建议,同样也能轻按键盘、知道许多。
从媒体报道来看,有些家长并非不认可“班服之趣”,而是虑及争强好胜的相互攀比之下,有的班级及家委会动辄“打肿脸充胖子”,选择价格昂贵的“特色班服”,这就有可能造成“集体绑架”,而超出了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就这一担忧而言,倒也确实提醒了某些学校,“校运之乐”和“班服之趣”,也应乐而有度、趣而知俭。譬如,根据现在的普遍行情,不妨预先“约法三章”:班服定制的外包成本,应以每套四五十元为限等。
凡事都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学校运动会的改变单一“竞技模式”,引入适当“趣味模式”,这种要求与趋势,看来已是不可逆转。那么,过分囿于固有套路,不能宽容时新追求,反会显得墨守成规、枯燥无味。“校运之乐”请宽容“班服之趣”,说到底,就是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无妨多一些童心稚趣,不必总抱“花钱即错”的思维定势。至于校运会上,有的班级喝矿泉水,有的团购可乐或红牛等的刻意攀比,倒是应当“一声令下”、统一行事。
短评
为运动会专门买班服,教育不该这么肤浅
王兆才
学校举行运动会,目的是要让学生身心能够得到锻炼,使校园气氛更加活跃,又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更多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这是运动会的意义所在,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好运动会这个时机,给学生传递更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而不要一味的在学生的穿着上标新立异,回归到教育内涵上的创新才是教育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