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多少“账”要补

2015-10-09 08:59:31 吴学安 来源:北京青年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吴学安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初步工作方案已经形成,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定型、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外,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已有相应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已进入实施阶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细节正在制定中,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按照计划将在年内出台。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各地社会保障缴费负担不均,养老金的缺口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如何确保养老金发放不出现严重问题,确保养老金不成为各级政府的巨大负担,除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外,出台养老金统筹政策,也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有专家认为,统筹层次太低是目前社保制度存在弊病的根源,解决便携性问题、投资运营问题、财务风险问题和可持续性问题,都要求统筹层次的提高,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

由于统筹层次低下,养老保险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财务压力巨大。如在东北老工业城市辽宁省抚顺市,养老保险统筹基金2014年当期支出87.34亿元,缺口30亿元。作为辽宁省养老金缺口较大的城市之一,抚顺市的现象并非特例,全省多个市均存在较大缺口。历史上东北三省产业工人多,国企退休工人多,现在辽宁两个在职职工就供养一个退休人员,而深圳是18个人供养一个人,如果不尽快实施全国统筹,类似辽宁这样的老工业大省的养老金缺口“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今年的地方“两会”上,黑龙江和上海的代表、委员都关注起了养老金缺口的话题,只是他们关注的出发点各有不同。对于黑龙江的代表、委员来说,他们担心的是眼下本省的养老金运行有些“揭不开锅”,而上海的代表、委员担心的则是5年后甚至10年后养老金运行可能存在风险。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两大痼疾:一是区域间不平衡与保障层次的不平衡。从区域来看,省际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苦乐不均,由于劳动力流动基本呈现北部与西部向东部流动、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因此京、沪、粤、浙、闽等地作为人口流入地,缴费的在职职工数量充沛;二是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是现收现付制,因此缴费的在职职工与领养老金的退休职工的比值很重要,决定着该区域的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

2015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时间窗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现在问题是,在养老金收支省际差距大、结余状况不一的背景下,统筹层次的提高难免会在不同省份引起相左的意见。尤其是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必然会出现用东部盈余的养老金来弥补处于亏空状态的中西部地区,这可能引发东部发达地区的不满,从而对提高养老金统筹层次形成很大阻力。

养老金全国统筹关键主要在两个层面:全国统筹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全国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标准。从理论上讲,全国统筹基金的来源有三种思路:第一,中央全额出资,资金来自中央财政及央企股权、收益的划拨,现有地方统筹基金仍归地方使用;第二,地方统筹账户以后全部上缴中央,以此组建全国统筹基金的征缴收入;第三,部分来自中央,地方也将统筹的一部分上缴中央。

实现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一直是中央政府努力的方向。早在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就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养老金全国统筹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地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统一的问题;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人社部目前正在解决数据不清、信息系统不统一等障碍,并已经有积极的进展,社会保障信息化已经提出数据和管理系统省级集中的思路。

总之,实行养老金全国统筹,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风险共担,也有利于确保该收的养老金能收上来,该发的养老金能发下去,让所有离退休人员都能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同时有利于整合目前碎片化的养老制度,促进不同身份、职业、地域的公民在养老问题上实现基本的公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