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四川西昌女孩给摔倒老人喂米线的照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走红。照片中,一名女孩端着一碗米线,双膝跪在街边的台阶上给老人喂食。有很多网友给女孩点赞,也有不少人怀疑该照片是摆拍和作秀。随后有媒体调查证实喂米线事件属实,但那个做好事却被质疑的女孩,对此事感到很苦恼。 网络时代的信息错综复杂,有很多事情真假难辨,公众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持一定的质疑态度,总体来说不是坏事。要知道,如果缺乏必要的审慎,一旦某个传递了正能量的事件被证实是假新闻,对人们的伤害更大。比如,两年前发生在深圳的“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事件”,就曾被证明是精心策划的。 不过,目前这种舆论格局,又时常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一方面,我们需要对那些涉嫌炒作的事件保持警惕,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感叹,我们什么时候失去了相信美好的能力?遇事都要去怀疑,不仅是当事人心累,对每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来讲,也都会感到疲倦。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质疑作秀,这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种看似矛盾的局面并非完全无解。质疑作秀其实像是如何去扶老人一样,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对那些善举提出合理质疑,但前提是要拿出证据;假如自己出于“阴谋论”恶意揣测,那就应该对自己的公共发言负责。 回顾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事件”,网友对其炒作的质疑并非是胡乱猜测,而是建立在掌握一定事实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最初发帖质疑此事真实性的网友,就详细列出了“地点失实”“通讯员与记者口径不一致”“目击者直言是自拍”等关键且有说服力的证据。但是,对于四川西昌那位喂老人米线的女孩,不少网友的质疑明显是一种毫无证据的恶意猜度。 其实,提倡理性质疑,“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仅有助于培养互联网时代公民的理性意识,更有助于弄清楚公域发言的自由边界——在不能举证的情况下,不要在公共空间肆意诋毁他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与此同时,这也在最大程度地守护社会公德。所以,怎样去质疑,还需要舆论达成一种共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