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泉州网 私塾,是在中国教育史上,于公学之外的私学之一种。它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中,也并非久远。但究其实质,私塾,也不过只是一种教育形式;真正决定其存亡的,主要还是其教授的内容与教育思想。因此,私塾在当下的复活,仍要与当代教育思想与内容相结合——融入当代私立教育之中。如果只是抱着“复古”目的,其注定难以复活、复兴如初,而只会落到昙花一现的命运。 教育革命,也是现当代中国命运改变的历史性事件。“五四革命”来临后,私塾开始走向败落之末路,它既与历史环境有关,也跟其教育内容与现当代社会的发展精神相脱节有关。虽然国学经典中值得传承与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也必得承认,如果在一个科学文明昌盛的当代,让孩子还是从小到大,一直只是从事读经诵典的国学教育,却将当代教育内容中的科学、文明教育抛之一边,这显然无法适应现当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对待传统国学教育思想、内容及实践,我们必须要秉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的科学思想,否则,封建思想中早已抛进故纸堆的东西,还会从历史的垃圾箱里重新还魂爬出。像愚孝、愚忠思想;像安于现状、听命于专制统治压迫的封建思想等,这些应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替的残余思想,当然不应再以“私塾”的名义,又一次复古回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教育领地,理所当然应被当代科学、民主、文明等思想所占领。 在私塾等一些复古式的教育中,过于泥古之下,像戒尺等惩罚工具,仍会被当作教育的一大法宝,其与当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法》等法规规定的“不准体罚学生”之精神,显然背道而驰,决不可取。同样,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大纲,如果所谓新私塾只是教认字和背古书,而将大纲其它内容弃之而不顾,则其就有教育违法之嫌。 学习传统文化,学的是其精髓、精华,是其千百年来仍值得我们坚持信仰和为之践行的内涵与思想,而非照搬照抄过去的学习形式和内容。教育事业发展至今,自有其科学规律,也必得与时代的发展相向而行。如果一些人借“传统文化”之名,把国学当工具,实际上走的是教育市场化之路,只是追求无利而不往,反将当代教育的先进性置之不顾、弃之一边,则不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因此,私塾可以在教育形式上“复活”,但却不能再走食而不化的全盘“复古”了。 |
相关阅读:
- [ 09-03]“众筹办私塾”看点不在行跪拜礼
- [ 09-02]高级私塾并非导师制的替代
- [ 09-01]教授办私塾能否除弊待观察
- [ 11-22]“土豪私塾”能培养出“精英”?
- [ 10-09]公立教育吃不饱且给私塾留条生路
- [ 10-01]不妨向私塾取点经
- [ 09-30]对私塾不能简单叫停了之
- [ 09-26]我办私塾教女并非挑战体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