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道德银行”的腐蚀效应 乔杉 这种“道德银行”,在很多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且,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把“道德银行”当成道德风景,当成文明创举大肆宣扬。在官方介绍中,“道德银行”很受市民欢迎,取得了不小效果。 首先表明一个观点,我并不反对道德激励,而且一直坚定地认为,道德是罚出来的,也是奖出来的。我们目前在道德建设上,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一个分层次的全覆盖的荣誉体系。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大力推进道德荣誉体系建设,让每一个作出贡献的人,都得到肯定,脸上有光,一如明月周围呈现出的美丽光环,会形成强烈的“月华效应”,定能吸引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 但是,不能把奖励狭义化、物质化,不能认为只有物质的才是奖励,而忽视精神奖励的作用。而且,有些奖励,反而是精神的更为有用。勉强物质化,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两位以色列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在一年的“捐赠日”,他们组织了三个小组的高中生上街募捐。第一组纯道德,没有任何奖励;第二组,奖励募捐数额的1%;第三组,奖励募捐数额的10%。当然,这笔奖励是另外筹集来的。结果发现,没有酬劳的那组学生,他们募捐最多,比那些获得1%募捐额的学生多55%。主持该项研究的学者得出结论:如果你打算用金钱去激励人们,“要么给予足够多的钱,要么一分钱都不给”。从这一调查中,美国伦理学教授桑德尔则读出了金钱的腐蚀效应。在《金钱不能买什么》中,桑德尔认为,物质激励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一些非市场支配领域,物质激励可能带来一些腐蚀效应。 “道德银行”存在同样的隐忧。“在社区的优秀道德行为”,本具有伦理感。而“道德银行”的奖励,必然是有限的,带来的激励效应,未必抵得上伦理的吸引力。反过来讲,微不足道的金钱奖励,有可能侵蚀道德观,而且一旦侵蚀了,很难得到恢复。在复杂的道德现实下,一味强调物质奖励,还有可能带来“为钱做好事”的暗讽。而这种偏见谬见,对于道德建设,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或许有人会说,见义勇为不是也有奖励吗?这与见义勇为不同,首先见义勇为需要极高的机会成本。而且见义勇为有着随机性、不可预期性。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在发生见义勇为之前,是奔着目的而去的。可如果把日常善举物质化,则可能侵蚀善举之善;而且由于奖励有限,也很难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因此,不要忽视“道德银行”的腐蚀效应。或许物质奖励,会激励一部分人继续存好心做好事,但也有可能腐蚀伦理,造成道德感的下降。而且,很有可能“授人以柄”,让行善者面临非议。当然,由此体现的道德奖励值得肯定,我们也一直希望能建立全覆盖的荣誉体系。但奖励未必都要物质,很多时候精神奖励更有作用。特别是当物质奖励只有“意思”时,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精神奖励上。相对于物质奖励,设计完善的精神奖励体系,更为复杂而艰难,却值得我们去做。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