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一小学孩子的“营养午餐”,竟让家长都忍不住想吐。网友提供的照片里,孩子们手拿一次性餐盒排队在操场边取饭,米饭与菜都是用泡沫保温箱直接盛装的,泡沫保温箱放在地上,并且周围散落大量的食物残渣。“蔬香快餐”副总经理楼斌称,“去年、今年9月,我们分别被市场监管部门查过一次,但都是‘被要求整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封,被立案调查。”(10月25日《钱江晚报》) 供应“营养午餐”的经营方承认了自己管理存在问题,卫生方面也不过关。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监管部门在两年内查过“蔬香快餐”两次,每次都要求“蔬香快餐”整改,可见“蔬香快餐”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就存在,而且也早就为监管部门所掌握,在检查时,也查出了问题,但“蔬香快餐”存在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整改,这是否是监管部门纵容造成?食品安全事关人的身体健康,兹事体大,最后的结果却是家长们自己发现问题,才将这种现象曝光出来,显然监管部门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一事件,不能以涉事企业的道歉和涉事企业被查封告终,还应该深挖下去,要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为何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在监管部门发现涉事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监管部门没能拿出有效的惩戒措施,来让“蔬香快餐”真正改弦易辙,存在的问题得到真正的整改?而又还有多少家企业进入《萧山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大宗食品准入供应商》名录,他们生产的快餐是否安全卫生?经由偶然因素曝光的“蔬香快餐”如此,其他企业又能好到哪里去?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制造者,不能发现一起,才打击一起,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食品安全黑名单”,并予以严厉惩戒,也要能完善举报机制,鼓励知情人举报,给予举报人以适当的奖励等等。一起食安问题的曝光,往往并非个案,而是暴露了一地监管机制的整体失灵,要能由点及面,清查当地其他餐饮企业可能存在的类似食品安全问题,更要能弥补制度漏洞,严厉追究监管机构的失职渎职之责。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