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陕西宝鸡文理学院舞蹈专业女教师吕某独自夜跑时失联,后被证实遇害。日前,此案已有进展,经宝鸡警方缜密侦查,专案组综合分析研判,逐步缩小侦查范围,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并于10月25日19:35在宝鸡市区将其抓获。大量证据认定,王某系“10·16” 命案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另据网友消息,犯罪嫌疑人系河南流窜到宝鸡的拾荒者。 自打媒体披露以来,女教师夜跑遇害案就一直牵动人心。一方面,一个风华正荗的年轻女教师的不幸遇害,本身就足以引发公众的同情;另一方面,夜跑是当下城市居民所热衷的一种健身方式,参与者众多,女教师的不幸遇害,也让很多夜跑者心存畏惧,夜跑安全性迅速成为一个广为热议的公共话题。基于此,尽快破案,找出真凶,还原案发过程,无疑是安定人心的最好方式,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虽然并不意味着此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最起码是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这样一个利好消息,公众的反应却并不一致。当然有人为警方的工作效率不吝溢美之词,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甚至有人直言,这是不是警方为迅速破案而随便找个流浪汉“顶包”? 这样的质疑人们并不陌生,比如,此前的南京宝马车肇事案也曾引发过类似质疑。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起公众关注度高的刑事案件,当事警方往往都要面对这样的尴尬:破案太慢,网友说你能力低下办事不力;破案太快,又会说有黑幕、顶包,反正怎么做,似乎都不能得到网友的认可。 怎么理解这样一种公共心理?怀疑一切固然不妥,但相信一切也未必就是好事。相害相较取其轻,我个人认为,对于公共事件和刑事案件,网友有质疑总比没有质疑要好。首先公众的质疑有利于倒逼出更充分的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或许有人会认为,网友信手拈来的质疑,会伤害到办案机关的形象,进而影响到司法公信。其实恰恰相反,质疑可以提醒办案机关,公众在关心什么,从什么样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做出更有效率的回应。这样的良性互动,是弥合信息落差和升司法公信力的最好方式。 其次,公众的质疑本质上是一种舆论监督,督促办案机关尽职尽责,从而起到一种“以防万一”的纠偏作用。分析曾经发生的那些冤假错案,可以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由于公众表达渠道的缺失,一些案件往往只有办案机关一方的声音,这样不仅无人能发现问题和疑点,反而会因为快速破案而受到上级嘉奖。尽管今时不同往日,但一起被高度关注的案件,所受到的来自上级和舆论的压力,以及以破案率为导向的考核机制,仍然有着很深的现实土壤。在这个意义上,网友的质疑就是一剂清醒剂,时刻提醒着办案人员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从目前的信息看,虽然已经有大量证据证明,王某就是该案的犯罪嫌疑人,但凡事皆有可能,尤其是人命关天的重要刑事案件。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司法公正的角度说,都要避免以一种先入为主的态度,将此案当成“铁案”来办。多一些质疑,看上去似乎很不解风情,但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存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