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某知名歌手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称“阎肃去世”,而后包括微博、朋友圈在内的社交媒体,都被这则信息刷屏。一些平时值得信任的媒体账号,也在第一时间做了转发并做了有关“报道”,而后剧情反转,阎肃的家人发声辟谣,于是网友们无奈地发现,原来自己又掉进了一个“大乌龙”中,这些转发过“去世”消息的网友和媒体,又纷纷再一次“转发”,只是内容上变成了道歉。 从余秋雨到金庸,到六小龄童,再到此次的阎肃,每次这样的新闻出现,总是让人百感交集,舆论能够宣布一个人的死亡吗?显然不能,正如那句台词“医生才能宣布一个人的死亡,新闻不能”所言,在很多事实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新闻先入为主的判断和试图先声夺人的发言,虽然不会真正“要命”,但必定会让心灵“蒙灰”。 虽然相关微博可以很快删去,此次辟谣声音也算及时,以不至于酿成更大危害,但是透过这起事件以及无数次名人被死亡的假新闻之后,媒介到底在公众生活扮演何种角色、社交媒体浮躁心态、人们究竟该如何面对“盲目跟风”的自身顽疾以及有关信息审核机制的可能性,这些无疑都考量着全社会的神经,如果不去面对,肯定会有下一个甚至无数个“阎肃”们。 应该说,“被去世”的假新闻有多重推手,当普通网友从有限的渠道获知“名人去世”的消息,往往都不会怀疑其真实性,毕竟在我们的传统思维里,谁会拿生死大事作为玩笑呢?而后就是转发分享,不忘悼念以及“一路走好”的祝福,殊不知我们的思维却遭遇了行为的绑架,我更愿意相信阎肃老人作为老一辈艺术家的杰出代表是广受欢迎的,很多网友或是出于尊敬语关爱才有了此时的悼念之举,然而对真相的忽略以及事实的罔顾,被微信微博束缚,对其中内容养成“定势依赖”,按下转发之前没用去验证消息的可靠度,更多的是为我们的行为增加了讽刺,这无疑是一种从心态到行动的扭曲。 除了公众需要对信息有个甄别过程,对于公众人物和媒体,在发布类似消息时要分外慎重,因为一旦消息有误,不仅是对本人形象的伤害,也重挫了社会公信力,虽然阎肃家人也在第一时间表示谅解,但对于最早发布这个消息的歌手而言,这次“乌龙”的影响并不容易摆脱,对社会的负能量,或许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消除。而对于媒体而言,追求新闻时效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对于真实性与时效性的关系却必须捋清楚,时效体现的是新闻媒介的综合实力,这也是各大媒体竞逐的“主战场”,因为对于很多新闻往往是“拼时间”“比效率”,追求“快”更不能以失“真”为代价,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灵魂,准确性则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之,在在新闻行业多多少少有点急功近利的今天,快节奏下这一点却常常被忽略。 一次次的被死亡,一次次的“乌龙”,不仅仅伤害了那些还活得好好的公众人物,也严重干扰了社会的公信力,就像给无数人一记耳光,再一次警醒全社会,我们在一场场“乌龙”中狂欢的同时必定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但凡“被去世”的“乌龙”还在,就是打脸不止,警醒永在,要走出这种困扰,我们依旧任重道远。 |
相关阅读:
- [ 09-21]网络谣言需要智慧治理
- [ 09-01]治网络谣言“组合拳”=打击+引导
- [ 08-20]杜绝谣言,权威公告岂能“晚点”
- [ 08-16]从塘沽爆炸看如何辨谣言找真相
- [ 08-04]明辨网络谣言,培养文明守法上网习惯
- [ 08-03]瓦解网络谣言,争做“四有”中国好网民
- [ 07-21]打击自媒体谣言运营平台责无旁贷
- [ 07-06]股市“谣言”为何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