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东莞企业倒闭或者外迁的新闻频现报端,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真的步入转型困境期了吗?连日来,羊晚记者调查发现,东莞确实有一些企业关停、外迁,但也不乏更多更先进的企业落地生根。来自东莞市经信、商务两部门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今年1-9月,东莞外资企业关停或外迁的仅200多家,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是800多家。(10月27日《羊城晚报》) 东莞市公布的第三季度运行数据初步显示,前三季度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而这其中,东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1%,增速在全国外贸总额前五名城市中继续保持排名第一。这一连串的热辣数据是对不绝于耳的“倒闭潮”、危机关等传言的正面回击。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一如硬币之两面,在传统企业关停和外迁的背后,是高新科技企业的提速前行,迎来了温柔且低调地转身。 数据显示,这些关停或外迁的企业大多来自台湾和香港等地,并且以服装、纺织、鞋帽、家具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为主。换句话说,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动调整,既是资本流动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机器换人”是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性挑战,作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如果一味地期待保留“工厂”的帽子,极有可能会丢失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对于东莞而言,当那些停留在传统加工贸易的企业动力不足,被迫关门的时候,另一扇被打开的窗户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抢抓机遇转型升级,用科技创新手段收揽市场。其实,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所谓的“倒闭潮”不过是过度放大了传统企业关停或外迁的规模效应,因为从数量上来看,真实的数据远非公众所知晓的那般——东莞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1家。这或许是最为直观的数据论证。 与此同时,传统制造业四伏的危机也在倒逼着企业目光的调整和步伐的转变,只不过转型的路途艰难,发展的阵痛仍存,制造向智造的转变需要多方给力。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出现的疲势,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优胜劣汰,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涵义也正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化。不管是“机器换人”、“高新技术企业”还是“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这些抓人眼球的名词代表更是一种发展方向,再匹配上那些最为基础的热辣数据,或许我们就可以窥见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的温柔转身。 |
相关阅读:
- [ 10-21]深圳东莞正是当下中国经济AB面
- [ 08-14]东莞地陷事故,人祸甚于地质原因
- [ 05-21]邹文强受审掀开东莞涉黄“保护伞”一角
- [ 04-27]东莞2000元校服风波如何平息?
- [ 03-27]东莞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并无不妥
- [ 03-27]东莞成功“创文”何不透露扫黄数据
- [ 01-22]东莞已摘掉“黄帽”的结论不宜下太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