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打开“男同”艾滋病防治的“天窗”

2015-12-01 16:20:26 范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昨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5年厦门艾滋病防治白皮书。从数据分析来看,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青壮年是主体,老年人和青年学生群体病例增多。(12月1日《海西晨报》)

高校男男同性恋者已成为艾滋病高发人群,在青年学生感染者中占比有逐年抬升趋势。但是,与媒体关注和政府重视形成鲜明对此的是,社会对“男同”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排斥仍然没有得到改变。“谈艾色变”的偏狭认知使得绝大部分患者自认“异类”,出现心理“裂变”,人前抬不起头来,只好将自己刻意“包装”,隐匿起来。

男同艾滋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封闭和隐匿生活,使得他们对防艾教育也产生抵触。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社团负责人称,他们会在艾滋病日前后拉横幅、发传单、搞讲座,但这些效用并不明显。学校社团组织有时也开展一些自发形式的讲座,但参与的学生很难超过50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医院一保健医生介绍,学校每年都会在艾滋病日当天开展活动,“通常一个防艾讲座,只吸引七八名学生来听。”

性、艾滋病、性教育,在很多高校仍然是一个避之唯恐不及的“污浊话题”。因此,有必要为青年学生“男同”艾滋病防治打开一扇“天窗”。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应将艾滋病知识纳入相关课程,在性教育课程中设立专门的防艾课程,提高在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风险意识。高校要通过课程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男同性恋和艾滋病科学知识的宣传,使人们对男同性恋和艾滋病有一个更加科学、全面、真实的认识,走出将男同性恋等同于艾滋病的认知框架,防止继续污名化男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感染者的做法。

打开艾滋病防治“天窗”,让艾滋病话题不再遮遮掩掩,更有利于鼓舞男同性恋者接受性教育和防艾教育的勇气和信心,从源头上遏制艾滋病的感染风险。“男同”性行为原因既有风险防范意识的淡薄,也有“机缘巧合”。只有将艾滋病防治教育公开化、常态化、课程化,才能提高男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封堵艾滋病传播途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