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巴黎。正在这里召开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有媒体称之为人类遏制地球变暖的“最后一次机会”。“历史性”的新协议能否达成?“2摄氏度”的目标能否具体化?各国之间能否化解分歧,兑现承诺?巴黎气候大会的一举一动,牵扯着每一个地球村村民的心绪。 也就是在这几天,从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到法国巴黎共和国广场;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到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气候变化游行,在全球接力进行上演。“停止烧煤”“海平面上升——我们不愿下沉”……动人心魄标语的背后,是对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希冀,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追求。“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 聚同化异,方能相向而行。减排的任务固然艰难,各国的分歧的确纷乱,但不管怎样,把握住这“最后一次机会”,是所有民族、国家共同的心愿。“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关键就看各国之间,能否化解分歧,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凝聚减排共识。 也需要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且不说历史责任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区别。习近平主席曾以这样一个比喻道出问题所在:就像一场赛车一样,有的车已经跑了很远,有的车刚刚出发,这个时候用统一尺度来限制车速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公平的。如何在达成减排共识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减排任务,无疑是实现“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的关键。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进行工业革命的时间较早,产生的历史欠账较多,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再加上,这些国家本身具有资金力量雄厚、减排技术先进的优势,也应当发挥“带头”作用,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帮助其发展绿色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减排的责任是“共同”的,不能因为减排会拖累经济,就将其作为借口,甚至把责任全部都推给发达国家。总之,“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切中要害。 中国历来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无论是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还是积极打响“呼吸保卫战”,无论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七大报告,还是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战场上,中国的身影,从未缺席。尤其是中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并将其作为“五大发展理念”,写入十三五规划建议,更体现出大国的担当。正如外国专家所评价的:“北京令国家气候政策与国际约定挂钩的新意愿,可能是近期国际气候政策方面最重要的进展。” 不仅如此,今年6月,中国正式向联合国提交的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样的行动目标,其实已超过我们本该承担的“公平份额”。可以说,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界气候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既能照见多边治理的各种难题,更为我们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着借鉴和启示。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只有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才能实现互惠共赢。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各国,必须联起手来,共同打赢减排这场不能输的战争。 |
相关阅读:
- [ 12-02]巴黎气候大会上的“中国声音”
- [ 11-26]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 [ 06-05]“防”字当头应对极端天气
- [ 06-10]“爱惜羽毛”是党员意识的缺失
- [ 03-31]像“蜘蛛侠”一样守护地球
- [ 02-17]应对气候挑战 中美“务实”携手
- [ 02-16]应对气候挑战 中美“务实”携手
- [ 01-17]一些“伪科学”谣言为何屡辟不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