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人民币“入篮”后,将为全球金融带来哪些影响?

2015-12-06 18:42:08 张茉楠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作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张茉楠

所有旧秩序的打破都是从新力量的崛起开始,哪怕它还只是十分弱小的力量,但这种变化将势不可挡。

正如IMF 总裁拉加德所言,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决定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质而言,加入SDR等同IMF正式为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进行背书,也意味着二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大进展。布雷顿森林体系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美元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一币独大”的特殊地位。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特里芬难题”,即在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下,美元币值维持稳定和保证美元充沛供给两者之间存在的冲突。因此,IMF创设了特别提款权(SDR),旨在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也是自身变革的一种新的思路。

然而,不可否认,至今为止,SDR作为国际储备发展进程非常缓慢,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实际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2014年SDR在IMF成员国储备资产中所占比例依然不足4%。数据显示,截至9月份,IMF各成员国的SDR配额仅相当于2800亿美元,而同期全球储备资产规模高达11.3万亿美元,还不及国际储备资产的零头。特别是结构比例失衡,SDR 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只有四种,且四种货币美元41.9%、欧元37.4%、英镑11.3% 和日元9.4%。所属国家均为发达经济体,其GDP总量占全球GDP的比重仅约50%,因而新兴经济体的体量和作用严重失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隔五年对SDR进行一次评估。按照标准,SDR篮子的组成货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货币篮子必须是IMF参加国或货币联盟所发行的货币,该经济体在篮子生效日前一年的前五年考察期内是全球四个最大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地之一,符合“主要交易国”标准;二是“使用自由”标准,即货币在国际交易支付中广泛使用并在主要外汇市场中广泛交易。

从当前情况看,人民币已经符合IMF认定的这两大标准。首先,人民币跨境使用进程正在加快推进。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融资货币、第5大支付货币、第6大外汇交易货币。今年8月份,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排名前三的美元、欧元、英镑所占份额分别为44.8%、27.2%、8.5%。

其次,人民币正在构建广泛的货币互换网络。目前全球有近15个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中国与亚洲、欧洲各国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核准人民币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协定货币互换协议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2014年以来,中国已与英国、德国、卢森堡、法国、瑞士分别签署了人民币清算协议,形成了“五足鼎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格局。

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必产生深远影响。SDR构成中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的权重将从原来的41.9%、37.4%、11.3%和9.4%分别下降至41.73%、30.93%、8.09%和8.33%,而人民币加入SDR所占权重为10.92%,位列美元、欧元之后,成为SDR货币篮子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中长期看,人民币通过IMF例行的SDR定值检查,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认可,跨入SDR篮子将可以视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入国际储备货币行列的里程碑,象征意义更为巨大。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显示,中国在2010年就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加入SDR,会使得SDR本身具有较多的全球代表性和公正性。第二,SDR增加了第五个货币,会使SDR的价值稳定性有所增加。第三,增加了成员国储备资产的选择性,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50多家央行已经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资产。第四,将增加SDR吸引力,同时人民币将有机会参与国际铸币税的收益分配。

人民币加入SDR产生的综合效益才刚刚开始,“入篮”并非是终点,而是推进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的新起点,更是中国倒逼自身金融体系改革和金融市场效率提高的助力器。未来,中国须藉此人民币加入SDR的契机,积极调整储备资产配置结构,以“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为平台,着力构建有效运转辐射全球的投资交易与支付清算体系、信用评级体系与金融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国际金融话语权与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