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孤儿药”不妨由国家储备

2015-12-15 10:15:20 商旸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今后治罕见病、找救命药,得有正常的途径,才能不走“渲染悲情 上网”的路子】

廉价救命药,又短缺了!万幸的是,通过医生微博求助,各个医院跨省供药,这次安徽小女孩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但是,如此曲折、揪心的寻药过程,不能老出现吧?

回头看看,类似的剧情还真是反复上演:前几年有过心脏手术必需药鱼精蛋白短缺,临床药品甲巯咪唑断货,今年又有放线菌素D、注射用促皮质素供应吃紧,大都在患者等着救命的关口上,药没了。亲属、医生苦寻不得,只能借助网络求救,往往还得渲染悲情,以求关注,比如打一拳给十元等。可总这么干,偶然性大,风险也高,该找点稳定可靠的途径了。

有人说,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某种东西缺了,肯定是供给跟不上,用价格调节呗,涨钱!

但问题放在药品上就没那么简单了。首先,这价儿得加到多高,才能让药厂开动生产?不少“孤儿药”治的都是罕见病,一年到头不见得碰上一两个患者,需求量这么小,就算完全放开价格,药厂也不划算。更何况,患病的还有可能是低收入群体,药价太高,负担不起啊。

另外,廉价药短缺本身也有复杂性。有些常用的经典老药日渐消失,是因为药企间竞争激烈,大伙都变着花样给老药重新包装申报新药,好定高价,导致低价老药“断顿”。再有就是一些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老毛病没有根除,偏好用贵药,低价药的市场又少了一块。

由此看来,要保障救命药的供给,光靠市场的逻辑,单用提价的办法可能行不通,还得动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常规储备、信息共享和调配运输几个方面入手。

具体来讲,先得保证有药。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得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给予补贴,形成储备。然后,要确保药品供求信息的及时传递,不妨建立一个全国层面的短缺药平台。这里缺了,医生、家属一查就知道哪里有,再求助,目标也能明确。供需双方身份清晰后,还要有统一的调配机制和运输通道,能不能开辟物流绿色通道,派遣专人运送?可喜的是,部分措施国家已经在做了,下一步要加快步伐。

总之,希望今后治罕见病、找救命药,能有正常的路子,别总靠病患家属自己苦寻了。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