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法律视角看待“天价保过费”
2015-12-22 17:24:3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学生能不能顺利通过高考,或者能不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在考前谁也打不了包票。因此,所谓的“保过”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况且,根据合同法,只要家长交了钱,家长和学校之间就构成了契约关系。如果学校没有保过,则应支付违约金,而显然,“保过费”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那么,“保过费”也就是一种巧立名目的糊涂账,明显涉嫌乱收费。教育部三申五令严禁乱收费,为什么地方教育部门对“保过费”视而不见,实在令人费解。 也许地方教育部门被“保过”这张“羊皮”蒙住了双眼,分辨不出真假。实际上,对“保过费”不能仅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更应该用法律视角来透析。开设“保过班”的民办学校常常承诺“专家辅导”、“一对一辅导”,考上某某大学绝对没问题。而事实上,“保过班”只是一块遮羞布,专家何在,一对一是否真正实行,学生心里都有数。由此可见,“保过”也就不过是一个大肆敛财的噱头和招牌。 “保过班”背后是懵懂无知的学生被欺骗,“保过费”背后是心情焦虑的家长被诈骗。“保过费”动辄几万,特别是,“保过”在一些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更加猖狂,“保研费”甚至达到13万。因此,对个别民办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保过班”、“保过费”,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再也不能熟视无睹,而应该依法依规查处,坚决叫停。 |
相关阅读: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