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读懂抢搭晚婚假末班车背后的“吃亏焦虑”

2015-12-23 17:18:39 司马童 卢晓炜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我看新闻说,国家要取消晚婚假,以后婚假可能只有3天了!我俩一商量,赶紧请假来领证。”近日,临近下班,厦门市民路先生和王小姐匆匆赶到当地婚姻登记处,领了“红本本”。随着国家可能取消晚婚假的消息传出,厦门部分新人特意提前了婚期,抢搭“末班车”。(12月23日《海峡导报》)

补偿“晚婚假”,政策不能装糊涂

政策的修改和更新,应当尽力避免公众的“吃亏焦虑”。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可以在法定3天婚假的基础上增加休假天数,并且婚假的工资、奖金等照发。虽说不再鼓励“晚婚晚育”后,相关条款依然明确“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但对即将取消的“晚婚假”如何来作补偿,似乎确实存在语焉不详的模糊空间。

“晚婚假”的实质享有到底会不会化作泡影?尽管有专家认为不必多虑,因为“虽然晚婚晚育的奖励规定删除了,但增加了符合政策生育可以获得延长产假的奖励或其他福利”,这样的前置规定全面囊括对符合政策生育的奖励,也体现了对“二孩政策”的激励推广。而且,对于生育假如何延长的问题,据称也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但生育归生育,婚假归婚假,如果“晚婚假”行将消失,不给人们预先吃上一颗“定心丸”,就未必不会对“二孩政策”带来消极影响。

补偿“晚婚假”,政策不能“装糊涂”。如果说新的生育政策中,删除了对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人们由于原先的获得感普遍不强,所以也不会觉得有多失落,那么,“晚婚假”消失带来的补偿愿望,就绝不能含糊其辞地让人担忧。有人甚至还联想开来,要是“晚婚假”少而不补,会让蜜月旅游的消费蛋糕也黯然失色。故而,与其搞得“准新人”们的人心惶惶,何不痛痛快快有言在先,明确告知“婚假不减”。 [详细]

莫因抢搭晚婚假“末班车”而“搭错车”

情侣们为享受晚婚假,而特意提前婚期,这事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如果男女双方、包括双方家长已将结婚排上议事日程,“万事皆俱备,只差定婚期”。那么,早几天晚几天结婚都无所谓,为了多些假期赶个早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区区几天婚假,就仓促决定结婚,那就得提醒年轻人小心“搭错车”。

男女之间,经相识、相恋,对对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否真的决定步入婚姻殿堂,还是因人因时而异。如果只是在舆论的轰炸下,为了抢搭婚姻假的“末班车”,临时仓促决定结婚的,则不完全可取。

为了几天假期头脑一热结了婚,万一压根就没找对人呢?不可否认,再深思熟虑也难免会有不理想的婚姻,但那是选择正确与否的问题。但对于还没有做好结婚准备的情侣,仓促之下决定结婚,那就是是否认真选择的问题。就好农村里一些外出务工人员,为赶在春节结婚而盲目“闪婚”,其后果难以估料。

由此可见,晚婚假这趟“末班车”是否值得去抢搭,关键还看两个人是不是已经决定了结婚,并且决定在近期结婚。 [详细]

短评:

读懂抢搭晚婚假“末班车”背后的期待

国家层面而言,在决定取消晚婚假的同时,相关的配套工作一定要跟上,如果配套迟迟不出来或者语焉不详,只能会引起更大的争议。另外,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相对稀缺的“切肤之痛”,有关部门也需要在政策上作相应的调整,在以法律保证现在法定节假日的同时,不断完善人们对未来法定节假日的心理期盼。(余锦雄)

取消晚婚假,更需延长婚假

一是增加婚假,公众就不会急于搭晚婚假“末班车”,扎堆结婚冲动自会“稀释”,而让婚恋发展、结婚频度趋于正常。二是增加婚假,能够弥补公众对“取消晚婚假”的失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够从国家层面给出“人民福利待遇受保护在提高”的正确信号。这样能消除“取消晚婚假”政策过于单一、片面带来的“负面问题”,也才能让新政策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国家人文关怀。(陈孝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