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牵动社会的神经,并让群众在消费时顾忌颇多。近年来,大量国人在国外抢购奶粉,以及水果、大米等农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与国内农产品供给出现问题不无关联。 国外的农产品大行其道,而国内的农产品则屡陷价格践踏,价格伤农事件频出,甚至出现“奶农倒奶”等极端情况。表面上看,这是农产品过剩导致的结果,或者农产品流通环节出了问题,实际上病根却在供给端:农民提供的农产品都是中低端农产品,一方面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萎缩,另一方面彼此之间形成了同质化恶性竞争。 农业领域面临的这种情况,与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业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供应侧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精端产品稀缺。要扭转目前的这种情况,都需要在供应侧进行改革,将目前对中低端一般性产品的过度生产,逐步向高精端特殊性产品的生产过渡,进而满足群众日益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目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着这样的转变,并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以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为例,这里的不少农业企业主打“绿色环保”牌,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不但市场销路大大拓展,农产品的价格也得到大幅提升,农产品的效益更加显著。同时,依托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也得到发展,农业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改善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缓解我国的土地污染程度。过去,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地和水质污染严重,并且这种污染具有长期的破坏性,随着农产品的供给侧向生态、绿色转变,必将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利用,从而改善土地的污染程度,提高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热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更多地停留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经济攸关领域,而对于农业这类生活攸关领域则关注较少。这次国务院常务会提出“以结构性改革惠农强农”,说明中央已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光延伸到农业领域,并将其当作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
相关阅读:
- [ 12-24]外媒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重磅信号
- [ 12-24]张立群: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12-24]中国经济:激活“供给侧”
- [ 12-23]【中国经济大家谈】供给侧改革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 12-23]外媒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重磅信号
- [ 12-23]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歼灭战
- [ 12-23]供给侧改革也是制度改革
- [ 12-23]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为企业减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