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的发展理念,决心根治“城市病”。20至21日,时隔37年,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2月24日人民网) 所谓,“城市病”,初期就是交通“风湿病”、生态“皮肤病”,晚期就是交通“中风”、电力“瘫痪”、生态“衰竭”,数病齐发。这种病,发作之前,没啥大不了:堵堵车、断断水、停停电。发作之时,闹心的不得了:吸口气,肺腑不宁;擦把脸,满面“沧桑”;伸伸手,五指不见;抬抬腿,举步维艰;上个学,桌椅靠门边;住个院,床在楼梯间…… “城市病”,诱因很复杂,病原很多样,一度引发网友们的举头问苍天:“城市病”缘何而生?大城市究竟该何去何从?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在"2013-2014年北京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将城市病的三大主因概括为:经济发展及其所引致的人口过快增长;城市规划不科学、不合理;体制机制掣肘。这三大主因中的第二点和第三点,都与城市规划急功近利息息相关,规划者目光短浅,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对城市发展的走向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草草制定计划、绘制草图,甚至标新立异、互相攀比,最终导致了“城市病”的蔓延。 早前城市规划的“急性子”造就了今天“城市病”的尖锐化,我们在治理“城市病”的时候,就必须要吸取经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才能出细活。若是不问诊,不把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让“城市病”恶化升级。笔者认为,若要治理“城市病”,必须经过以下三个“疗程”: “望闻问切”,再三考量。虽然“城市病”的“症状”都是大同小异,其“症结”却是各不相同。各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承受力不同、产业布局不同、人口结构不同,在“诊断”的时候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一张方子走遍天下”。 “施针用药”,循序渐进。开出“良方”只是一个前奏,“施针用药”才是关键。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务必要讲究“精细化”的治疗方式,循序渐进的开展治理。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跨越式”的治理,一步三跳的“打针吃药”,容易“走火入魔”,让已经禁不起折腾的城市更加不堪重负。 “固本培元”,防止复发。阶段性的成果,甚至肉眼可见的康复,都不能让我们对“城市病”掉以轻心。在诊疗之后,必须要用一系列的制度进行固本培元。给规划城市的“掌舵人”头上悬挂一把“利刃”,坚决杜绝“专业的规划专家不如领导的一句话”这种情况。让规划有理有据,让管理张弛有度,让发展稳中有速,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病”不是病,病起来要一城人的“老命”,讳疾忌医不行,病急乱投医也不行,必须要把握好“慢工出细活”这一原则,彻底根除病灶。 |
相关阅读:
- [ 09-22]警惕无序造城造出新“城市病”
- [ 09-01]停车位70万元是一种城市病
- [ 11-24]“城市病”需要特色“智疗”
- [ 06-03]“树突然倒下”别成为“城市病”
- [ 03-26]“职能疏解”抓住了城市病的牛鼻子
- [ 07-31]密集恐惧症,如影随形的城市病
- [ 04-26]“创文”偏重固态美无益于缓解城市病
- [ 11-26]城市病下,我们其实无处可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